胡适先生本人争议极大,毁誉参半。有人因他的学识,他的气魄而敬佩他;有人因与他政治见解不同而憎恶他;更有人因他的风流韵事而诋毁他。但他就是他,是全天下独一个的胡适,是被历史亏欠的人。
胡适1891年12月17日出生在安徽绩溪上庄,父亲及其祖父曾祖都行商,是不折不扣的商贾世家。据胡适字数,他三岁时便可熟识千余字,之后即入家塾,读四书五经。十三岁之时,他离开家乡,奔赴是时的经济文化中心上海求学。
他曾入学著名的梅溪学堂和澄衷学堂,后进入中国公学。1908年中国公学的“闹学风潮”,他自然也没有错过。胡适显示出非凡的策划组织能力,与同学们一起退学共进退,他更依学校之旧名号,创“中国新公学”之名,以此表示对新成立的校董事会践踏民主自由,无视学生权利行为的不满。
文章插图
1910年6月,凭借出色的成绩,胡适获得官费留美资格,由此开始了他长达七年的留学生活。
这七年海外学习对他本人影响深远,在此之前,他接触到的大多都是旧式教育,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身在海外,他得以亲身感受并研究欧美政治制度及先进的思想意识形态。
1915年9月,陈独秀于上海创立《青年杂志》,第一卷发行后反向剧烈,之后《青年杂志》便改名为《新青年》。无巧不成书,陈独秀与胡适恰是同乡,前者便托人从中斡旋,请胡适为《新青年》撰写文章。
胡适大为震动,于百忙之中为其翻译了一篇俄国小说《决斗》,文体是当时尚未推广的白话文。《新青年》的第二卷第一号刊登了这篇文章,遂成为《新青年》所发表的第一篇文体为白话文的小说。
这一举动大大促进了白话文的推广,胡适随后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更唤醒无数青年学者,使其开放眼界,接受新思潮。这奠定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文章插图
1916年,学成回国的胡适任北京大学文学科长。他讲授中国哲学史,不落窠臼,以富有个人特色的方式主导课堂。因太过精彩,引得他科学生甚至校外人士也常来听课,一时轰动。
虽为文人,胡适对政治亦极为上心,留心国际局势,担忧国家安危。
1937年以卢沟桥事变爆发为标志,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面对空前险峻的形势,胡适意识到大敌当头,已是退无可退了。他一改之前与日议和,避免开战的主张,坚决支持反击日寇。
他随后以一介文人之身,获派以非正式使节的身份远赴美国及欧洲,希冀凭其三寸不烂之舌,换取国际上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多方面援助。次年8月,他又被命为驻美大使,在其的努力下,中国得以获得多方面的国际援助。
是时大战之下,局势动荡,人心不齐。背弃祖国,为日本侵略者张目的知识分子不在少数。胡适,铁骨铮铮的胡适自然不在其列。他对中国寄予信念,更为促成最终胜利付出心血。他用骨气撑起文人脊梁,为文人正名,谁道“百无一用是书生”?
文章插图
这样一个兼具学识和气魄,不愿苟且一生的文人,晚年却与平安喜乐无缘。
1958年4月,胡适结束了于美国将近十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台湾。一个六旬的老人,一生中近六分之一的时间都在颠沛流离。终于得返故土,他也未曾享有几年安康。1962年2月24日,胡适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经人清点,胡适的遗产仅有135美元,约为332.1元人民币,这位半生风光的老人最后的穷困潦倒可见一斑。
胡适死后,获封殊荣。其墓志铭激扬澎湃,铿锵有力,出自知名学者毛子水之手,金石名家王壮为其书写。胡适虽亡,但他的成就贡献依旧鲜活,他的思想主张后继有人,曾受他教导的学生亦不负期望。此般种种,于文人而言,岂非大幸?
- 这2位撑起了半个东晋,一位是奇女子诸太后,另一位鲜有人知!
- 中国瓷器千万种,唯这种瓷被誉为“瓷中君子”,是文人雅士之最爱
- 文人相轻冰心讽林徽因“渣”,张爱玲瞧冰心作,杨绛嫌张爱玲丑
- 李白墓前被人信手涂鸦,明朝文人大发感慨,一句话成为永恒经典
- 中国文人和扇子的那些逸闻趣事
- 《剑来》:一洲便是撑起一座天下的脊梁骨
- 鲁迅之母鲁瑞:年少读书放足,中年亡夫育子,一人撑起没落家庭
-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大宋优待文人其实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抉择
- 结交文人是一生的幸福
- 进可上庙堂,退可隐山林,唐代的园林赋予文人们更多的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