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了13场战役,就想知道中国古代的战争怎么打的( 三 )


 我研究了13场战役,就想知道中国古代的战争怎么打的
文章插图
▲《董卫国纪功图》(局部),图中可见康熙时代的清军装备了鸟枪和红衣大炮第四,为何清朝中后期丧失了引入西方军事科技的动力,和清朝是否是满族政权其实没有太大联系,而是因为清朝失去了强敌在侧的军事竞争环境,没有任何动力去延续火器革命,既有的武器和战术已经足以搞定周边的敌人。但更根本上,清朝所谓的是否积极发展火器也只是“跟随”和“引入”了,无论是清朝和明朝,都没有体系化的科学能力去独立发展与西方抗衡的军事科技。05 将跨学科知识运用到中国古代战役研究魏英杰:从这本书来看,纸上谈兵的“兵”,不光是讲兵器、兵法,也是讲军事,从一场场著名战役分析参战各方的武器装备、阵法,战争以外的影响因素,以及战争所带来的历史影响,这是一个有趣的视角。中国古代的“文治武功”,“文治”讲的实在多,“武功”却更多限于浮光掠影的成败论,实际上,“谈兵”离不开对武器装备、器物的研究,冷兵器时代也不光是拿着大刀斧头砍砍杀杀,而是一门精湛的战争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讲,你觉得这本书在相关领域有无知识的增益,让你比较满意的是,在哪个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张明扬: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我这本书没有什么知识增益可言,就像我之前说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是现成的,特别是,李硕的“古代骑兵理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但从跨学科写作,特别是知识普及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我这本书应该是有一些价值的。我比较满意的就是,我这本书从多个领域的知识进展出发,比如兵器、战术、战略理论、中西战争比较、战争经济、战争后勤,将这些信息交叉到中国古代的13场战役中。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我也由此尽力得出了一个结论,威廉·麦克尼尔在其名著《竞逐富强》一书中的“军事和政治竞争,推动欧洲军事技术革新”的理论,也同样部分适用于古代中国,如我书中所说,“来自周边的军事竞争压力往往也会主动或被动的在中原王朝催生军事革新”。06 中国古代战争记录缺乏细节魏英杰:我也看到你在书里引用了一些国外的经典战役,在这方面有无专门比较过,能否以你的分析和研究心得,大致谈谈中国古代与西方社会在兵器、兵法上的短长?或者说,中国古代兵器在什么程度上超过了西方,又是在什么时候落伍,最终在近代彻底被踢出局?张明扬:这个只能大而化之的说。在冷兵器时代,中国军事上的优势无非是可以组织出一支更大规模更大体量的军队,因此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冷兵器时代的如何组织大规模战役这个问题上,中国的军事家应该有着更丰富的经验,无它,因为案例更多。但中国与西方最大的差距可能是“记录”上,中国的历史记录对战争细节长久以来有忽视的传统,负责记录历史的文人不知兵,而武将没文化也不会去记录。这样就导致了两个互相勾连的后果,一是中国的战争记录缺乏细节无法完成“军事知识”的积累,二是中国的军事家更大程度上只能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相较西方更难从“书本上”获得来自前人“层累”的军事经验和知识。
 我研究了13场战役,就想知道中国古代的战争怎么打的
文章插图
至于兵器上的中西比较,热兵器时代倒是很很清楚,中国的领先是从明代中期结束的,从“火器输出方”变成了“输入方”。冷兵器倒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过我在书中也提到过,军事革新是有“中西共振”的特点的,从本质上,武器是一种商品,战术是一种知识,都是可以在欧亚大陆或海洋贸易网络中传播的,比如马镫很可能就是由中国率先发明,然后传播至中亚和西方的。因此,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不太可能有“秘密武器”的说法。随便举个例子,在蒙古帝国的时代,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都没办法抵御蒙古骑兵的冲击,在这方面,欧洲和中国都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07 对大一统的国家而言,保持开放心态的“难度”更大魏英杰:以华夏文明的视角,古代兵法演进中,不时有向周边少数民族学习的事例,胡服骑射是一例,唐初以突厥为师又是一例,这说明,华夏文明在影响周边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吸取周边文明的许多先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