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吧精选︱王一樵:宫廷小人物的上升之路( 三 )


问吧精选︱王一樵:宫廷小人物的上升之路
文章插图
《甄嬛传》中的苏培盛
历经明清的紫禁城
钱菁菁:整个皇宫大概有多少人?
王一樵:
明清宫廷中生活的具体人数,历史学者们曾经有不少的讨论。实际上,有不少前辈学者有进行过详细的估算。例如运用明代宫膳帐务的会计记录,估算每月每年的膳银数目。又或者利用《明实录》里的相关记载来估算明代宫膳的大致金额,再配合其他史料文献,来推算宫中人员的具体数额。相关研究可以参考史语所邱仲麟老师的论文。邱仲麟,《〈宝日堂杂钞〉所载万历朝宫膳底单考释》,《明代研究通讯》6(2003),页1-26。
从相关史料文献提供的数目来看,明朝宫膳每月平均的开支在一万两左右,而相对应的厨役人员也相当惊人,明末虽然崇祯皇帝力行简省,每月的开支仍然有九千两上下。关于明代宫廷中的内监人数,以及宫女人数具体数目,邱仲麟老师也曾作过详细的估算。另外,也可以参考黄仁宇先生的相关研究。
明代的宫人数量有各种说法,康熙皇帝甚至曾在言谈中提及有明廷中有数万人之众。然而若从《明实录》等史料记载来看,学者们估计明代的太监人数的加总人数在一万人之内,而且还要扣除许多因为老弱病疾而退出宫外的中官们,实际数量应该更少。清朝的相关记载中,例如乾隆朝的档案记录中,曾提及太监人数约为三千多人。至于明清宫廷中的宫女人数,则是另一个问题,学者们也有相关估计,推算大致的数目。明清两代,宫膳制度并不一样,明代的相关会计资料,对于估计宫中人数,颇有参考价值。清代的资料中,多半提及明廷开支庞大,而力求简省,学者们的推论中,认为宫人具体人数上,相较明代应当有所减少。
熊:关于传染病“天花”“种牛痘”这种预防方式,是如何发现并利用的?还有传染病“疟疾”的特效药“金鸡纳霜”,是传教士带来的吗?
王一樵:
朋友提到的问题很有当下的时代意义,有关明清时期的“人痘法”在医学史、技术史以及东亚各国文化交流上都是一个相当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明代文献中关于“人痘法”的记载,多半称之为“神痘法”,而且与“金花圣母”的痘神信仰有关。学术界多半认为明代以来“人痘”接种的技术源起于四川一带,再向外进行了相关医学知识的流传与普及。近年来史语所的前辈学者邱仲麟老师曾对相关议题进行过讨论与考证,邱老师指出明代文献中提及的“种痘”并非是现代语意里理解的接种之意,反而是指病人染患了天花,曾经得过天花疾病的意思。相较之下,“神痘法”、“神痘”才常见于明代文献里的相关记载。现存史料关于“人痘”接种技术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明天启五、六年的湖广衡州府一带,再东传至江西。崇祯年间传至安徽与江南各地。一直到了清代以后,“种痘”才有了现代语意里近似的含义,表示病人接受了“种痘”。清代文献中大多称之为“神痘法”,相关人痘技术传播更加广泛,同时相关的痘神传说也四处流传。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以参见邱仲麟老师的两篇相关论文,《晚明人痘法起源及其传播的再思考》与《明代以降的痘神庙与痘神信仰》。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也祝大家平安,武汉加油、朋友们加油。
如来弹指:请问,朱棣正式入住紫禁城,举行了什么仪式吗?谢谢!
王一樵:
朋友们的提问很好。据《明实录》记载,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日,永乐皇帝以北京宗庙宫殿已成,于是日早晨亲自太庙祭祀奉安先人神主,并亲诣天地坛奉安天帝土皇地祇神主。各项祭祀礼毕之后,永乐皇帝于奉天殿接受朝贺,同时大宴文武百官与四方来使。
Oxford2:到了清朝后期,皇帝和王爷们还会不会满语?
王一樵:
清代官方对于满文的使用情况,可以由官方文书档案来作为讨论的重要例证之一。许多涉及民族与宗教事务的重要官方文书中,都可以见到使用满文记载相关事件始末的记录。例如清朝官方寻访转世灵童方面,便是笔者曾经翻译过相关满文档案的一个重要相关事例。《清实录》记载,道光三十年九月前后,哈勒吉那等人奏报在青海卓札巴一带访得章嘉活佛转世灵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