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茶中粗粮,品一段能喝的历史

黑茶,在中国茶史上可曾占据着不可小觑的地位的茶种之一,曾经可是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上的主销茶种,甚至还往北传,传到俄罗斯,影响深远。它虽然没有绿茶喝起来的清爽,没有乌龙茶的宜人香气,也没有红茶的甜香,相貌也显得平平,甚至知道的人不多。但对于熟知黑茶和其爱好者来说,它有不为人知的深远历史,还有吸引众人的独特香气,重点还内涵丰富的营养,就像是一位深藏在六大茶种中的低调“智者”,值得相识与细品。
 安化黑茶,茶中粗粮,品一段能喝的历史
文章插图
昔日的“粮食”、“安国茶”,远传至俄罗斯
黑茶的历史很悠久,据查阅到的资料显示,其出现的时期可以追溯到唐朝,且来自四川境内,还不是今日的安化。当时茶马古道刚刚出现,起初从雅安流通的茶叶交易以绿茶为主,由于运输路途的偏远,耗时太长,在路上绿茶自身发酵转变成了奇怪的“黑茶”,原本茶商们还很担忧,结果这些“变质”的茶叶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但这并非今日的黑茶,只能算是“黑茶”的前身。
 安化黑茶,茶中粗粮,品一段能喝的历史
文章插图
直到明朝,黑茶才有了稳定的制茶工艺,同时在万历年间还被钦定为“官茶”,因为它被当作朝廷治理边境的重要战略物资,销往边疆各地,以安定边界,因此也有“国安茶”的说法。同时期,黑茶进入西藏、蒙古等地区,生活在其中的20多个民族,由于平日基本靠牛羊肉、乳制品等高脂肪食物为食,“黑茶”的出现则提供给了他们额外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的补充,一时间地位快与主食平起平坐。(如今这些地区仍能见到在饮用黑茶茶砖)
 安化黑茶,茶中粗粮,品一段能喝的历史
文章插图
黑茶的流动改变了许多地区的文化生态,甚至还成了邻国的宝贝。明未清初,晋商与安化茶人共同开辟了以安化为起点至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万里茶路",纵贯中国,连接欧亚。随后,晋、陕、甘等地茶商相继来安化兴办茶庄、茶号、茶行,最盛时资江沿岸茶行、茶号达300多家,呈现"茶市斯为盛,人烟两岸稠"的繁华景象。18世纪,黑茶流通进了俄罗斯国内,刚开始,黑茶还只是皇室贵族的潮流饮品,该世纪末期,茶叶便成了西伯利亚人民的生活必需品,甚至还成了俄国军队的标配茶饮。
 安化黑茶,茶中粗粮,品一段能喝的历史
文章插图
如今,湖南安化早已成为黑茶的核心产区,同时也是认证茶品,安化已经成为黑茶的代名词。同时,还从过去的茶品中演变出新的品种,比如三尖、茯砖、花砖等等。黑茶的品类看似花样很多,但其实最有名的还是“千量”和“茯砖”,到底从何而来,继续往后看吧。
 安化黑茶,茶中粗粮,品一段能喝的历史
文章插图
“茯砖”、“千量”,这还是安化黑茶吗?
在安化黑茶的世界里,品种分类还不少,过去主要以“茯砖”、“千量”为主,两者名声也最大,如今,还根据加工的不同,还出现了“三尖”(即天尖、贡尖、生尖),砖茶除了茯砖还延伸出“花砖”和“黑砖”。看着这些黑茶花名,不懂的人相信都是一头雾水。那么,它们究竟代表着什么,又是什么意思呢?
 安化黑茶,茶中粗粮,品一段能喝的历史
文章插图
「茯砖」
茯砖创制于1860年前后,由湖南安化县生产,用足踩踏成90千克重的蔑篓大包,运陕西省泾阳县压制加工茯砖。旧称“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名“伏砖”。每块重两千克。特制茯砖全部是用黑毛茶三级制成。普通茯砖以黑毛茶四级为主,少量为三级。从口味上又分为荷香茯砖、原味茯砖。
 安化黑茶,茶中粗粮,品一段能喝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