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然而《永乐大典》是解缙一生中最辉煌的成就,也是他一生的最高点,就在此书完结时,那些欢欣雀跃的人中却找不到解缙的身影,因为此时,他已经从人生的高峰跌落下来,被贬到了当时人迹罕至的广西。为什么才高八耳、功勋卓著的解缙会到如此境地呢?谁又该对此负责呢?其实解缙落到这步田地,完全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一咎由自取。因为他做了一件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政治投机。永乐二年(1404),解缙卷进了关系到帝国根本的最大漩涡——继承人问题。解缙决定赌一把,他在皇子朱高炽的名下押下了自己所有的筹码。当时朱高炽和朱高煦二位皇子的矛盾从靖难之时起就已经存在了,大臣们心中都有数,朱棣心里也明白。其实就其本心言,确实是想传位给朱高煦的,因为朱高煦立有大功,而且长得比较帅。而朱高炽却是个残疾,眼睛还有点问题,要当国家领导人,形象上确实差点。但是朱高炽是长子,立长也算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所以朱棣一直犹豫不定,于是他便去征求靖难功臣们的意见。不出所料,大都分参加过靖难的人都推荐朱高煦。当朱棣问到解缙时,在这次历史上著名的谈话中,解缙展现了自己的智慧,证明了他明代第一才子的评价并非虚妄,而事实证明,也正是他的那一番话(确切地说是三个字)奠定了大局。朱棣问:“你认为该立谁?”解缙答:世子朱高炽仁厚,应该立为太子。朱棣不说话了,但解缙明白,这是一种否定的表示,他并没有慌乱。解缙再拜道:好圣孙!君臣相视一笑,事情就此定局。所谓好圣孙是指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后来的明宣宗),此人天生聪慧,深得朱棣喜爱,解缙抓住了最关键的地方,为朱高炽立下了大功。朱高炽了解此事后十分感激解缙,他亲自来到解缙的住处向他道谢。这下朱高炽放心了,解缙也放心了,一个放心皇位在手,一个放心权位不变。然而事实证明,他们都太乐观了。解缙的问题在于他根本不明白,所谓的大局已定是相对而言的,只要朱棣一天不死,朱高炽就只能做他的太子,而太子不过是皇位的继承人,并不是所有者,也无法保证解缙的地位和安全。更为严重的是,解缙拥护朱高炽的行为已经使他成为了朱高煦的眼中钉肉中剩,而解缙并不清楚:朱高煦解决不了朱高炽,解决他一个小小的解缙还是绰绰有余的。永乐二年(1404)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后,事情并没有像解缙所预料的那样进行下去,他也远远低估了朱高煦的政治力量。事实上,随着朱高煦政治力量的不断发展,他的地位和势力甚至已经超过了太子一党,而且他的行为也日渐猖狂,所用的礼仪已经可以赶得上太子了。此时,解缙做出了他人生中最为错误的一个决定,他去向朱棣打了个小报告倒了句闲话,具体的内容是:应该立即制止朱高煦的越礼行为,否则会引起更大的争议。然而朱棣听完后只是冷冷地告诉他:知道了。解缙太天真了,他不知道朱棣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说话是不能信的,你对他有用时或他有求于你时,他会对你百依百顺,恨不得叫你爷爷。但事情办完后,你就会立刻恢复孙子的身份。很明显,解搞错了辈分。这件事情发生后,解缙就在朱棣的心中被戴上了一顶帽子一干涉家庭内政。你解缙算什么东西?皇帝家的内部事务啥时轮到你解缙来管?!此后解缙的地位一落千丈,渐渐失去了朱棣的信任,加上他反对朱棣出兵讨伐安南,使得朱棣更加讨厌他。于是,这位当年的第一完臣,《永乐大典》、《太祖实录》的主编在朱棣的眼中变成了一个多余的人,此后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得不到朱棣的赞许,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的斥责和批评。朱棣讨厌他,不希望再看到这个人,只想让他走远一点,越远越好。但他并没有急于动手,因为朱棣还需要他做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就是《永乐大典》的编撰工作,如果此时把解缙赶走,大典的完成必然会受到影响,想到这里,朱棣把一口恶气暂时压在了肚子里。可叹的是,解缙对此一无所知,他还沉浸在天子第一完臣的美梦中,仍旧我行我素。朱棣终于无法继续忍耐了。解缙实在过于嚣张、不知进退了,于是,在永乐五年(1407)二月,忍无可忍的朱棣终于把还在编书的解缙赶出了朝廷,远远地打发到了广西当参议。这对于解缙来说是个晴天霹雳,好端端的书不能编了,翰林学士、内阁成员也干不成了,居然被贬到蛮荒之地,第一大臣的美梦只做了四年多,就要破灭了。解缙并没有抗旨,他也不敢,便老老实实地去了广西赴任,此时的解缙心中充满了茫然和失落,但他没有绝望,因为类似的情况他之前已经遇到过一次,他相信机会还会来临的,朝廷还会起用的。然而他等了四年,等到的只是到化州督饷的工作。督饷就督饷吧,平平安安过日子不就得了,可解缙偏偏就要搞出点事来,这一搞就把自己给搞到牢里去了。事情是这样的,永乐九年(1411),解缙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进京汇报督饷情况。到京城时,偏巧朱棣此刻正带着五十万人去征伐蒙古,解缙没事干,加上他还存有东山再起的幻想,便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私自去见了太子朱高炽。真是糊涂啊,朱高炽家是什么地方?能够随便去的吗?解缙的荒唐行为还不止于此,他私自拜见太子之后,居然不等朱棣回来,也不报告,就这么走了。果然,等到朱棣回来后,朱高煦立刻向朱棣报告了此事,朱棣大为震惊,认定解缙有结交太子,图谋不轨的形迹,于是便下令逮捕解缙,就这样,一代大才子偷鸡不着蚀把米,官也做不成了,变成了监狱里的一名囚犯。从才子、宠臣到囚徒,怪谁呢?只能怪他自己。如果事情就这样结束,解缙也许会作为一个囚徒走完自己的一生,或者在某一次大赦中出狱,当一个普通老百姓,但上天注定要让解缙有一个悲剧的结局。永乐十三年(1315),锦衣卫纪刚向朱棣上报囚犯名单,朱棣在看时见到了解缙的名字,于是他说出了一句水平很高的话:“解缙犹在耶?”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问纪纲为什么这个人还活着,但同时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他不应该还活着。长年干特务工作的纪纲对这种暗语是非常精通的,加上他一直以来就和解缙有矛盾,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于是解缙就在雪地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洁白的大雪掩盖了解缙的尸体和他那不再洁白的心。但无论如何,解缙的一生是有意义的:因为不管他做了什么事情,是错还是还是对,都无法掩盖他的功绩,由他主编的《永乐大典》一直保留至今,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知识财富,当我们看到那些宝贵典籍时,我们应该记得,有一个叫解缙的人曾为此费尽心力,仅凭这一点,他就足以赢得后世之人的尊重。
- 宋江既然甘心被刺配江州,为何要在浔阳楼题反诗?只因他发现……
- 苏轼有多惨?哲宗亲政后被贬惠州,只因写下一首诗再贬海南
- 中国“从未改名”的一座城市,沿用3000多年,只因出了一位美人
- “舌战群儒”只是小说家言,诸葛亮能成功,只因做好了三件事!
- 唐僧见过那么多妖怪,为何会被一个人吓病了?只因他心中有鬼!
- 张三丰年少成名,郭襄为何看不上他只因他有个缺点被世人嘲笑
- 陆游和唐婉彼此深爱,却难逃离婚下场,只因陆游是个妈宝男
- 家长提出将《岳阳楼记》移出语文课本,只因说到一个人,有理吗?
- 此人一言震撼古今,堪称古代“第一色”,只因一事让无数女子心悦
- 他13元买张黑白照片,不料估值3500万天价,只因照片出现了1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