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出自《书·大禹谟》,被儒家认为是“十六字心诀”,在先秦儒家中,虽然孔子奠定了儒家的基本思想,但是,对“十六字心诀”的解释影响最大的是孟子。孟子的“心性论”成了后来儒家学者解释“十六字心诀”的基本理论依据。
首先,“人心惟危”指的是什么呢?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利益等欲望的诱惑,原本人之本善的心会被恶的观念所侵袭扰或遮盖,便有了自私自利、虚伪狡诈等观念,于是,人心就可能变恶。因而,人心是危险的,难以预测的。孟子认为,为了恢复人心之善的本性,必须经过道德修养,所以,孟子强调要善于养“浩然之气”。
其次,“道心惟微”指的是什么呢?
孟子认为,在各种欲望诱惑面前,人要修养心性,恢复善的本心并不容易,所以说道心是幽微难明的,这就是“道心惟微”。“微”即是指微妙深奥,因而是不易弄明白的。要认知善的心性,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经常长期修养,所以,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强调重视修仁知礼。而正是在此基础上,儒家提出了“内圣外王”的学说。认为君王要认知“惟微”之“道心”,并非易事,需要有耐心,有毅力,能坚持,能全心投入。坚持对于“诚”的追求,持之以恒地去修炼。
文章插图
在孟子看来,要将心性修养好,必须坚持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坚持“惟精惟一”。通俗说,就是在修养心性时要能精纯专一,尽可能保持专一心情,千万不要乱了心念。禅学修养强调“染缘易就,道业难成”,修佛要心念专一,勿受尘染所惑,才能修成正果。而儒家也是如此,修养要专心,心性要专一,避免名利欲望等杂念的影响,做到“惟精惟一”。若是修养未能心情专一,便会由善变恶,遮盖了善之本性。
对于修养活动,孟子还区分了“见而知之”和“闻而知之”两种不同修养特点的人,前者为“智者”,后者为“圣人”。郭店楚简《五行篇》有记载,孟子曰:“未尝闻君子道,谓之不聪。未尝见贤人,谓之不明。闻君子道而不知其君子道也,谓之不圣。见贤人而不知其有德也,谓之不智。见而知之,智也。闻而知之,圣也。”且认为圣高于智,“圣人知天道也”。这所指的“闻而知之”的人,便是善于“惟精惟一”的人。
【孟子和荀子对儒家“十六字心诀”的理解有很大不同】最后,“允执厥中”是指什么?
这一段话说的是舜的故事,舜有大智慧,治理民众能用中庸之道,不走极端,不做极好或极坏的事。而心性精纯专一,便能精诚恳切地秉行中正之道,自然也就能治理好国家。朱熹认为《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说的就是关于中庸的心法。所以,精诚恳切地秉行中正之道也是孟子所主张的。
《荀子》主要是在《解蔽篇》对“十六心法”进行阐释的,荀子说:“《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荀子所讲的“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便是强调圣明君子该能“明于道”。只有圣明君子才能真正懂得“治心之道”,能“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在《荀子·大略篇》中,荀子还论述了舜是如何达到“不以事诏而万物成”的观点,认为:“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而万物成。处一危之,其荣满侧;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在荀子看来,“人心”与“道心”并非对立,而只是程度之别,“危”并非凶险之意,而只是比“微”更低级而已。唐代杨倞注云:“处心之危,言能戒惧,兢兢业业,终使之安也。养心之微,谓养其未萌,不使异端乱之也。处心之危有形,故其荣满侧可知也。养心之微无形,故虽荣而未知。言舜之为治,养其未萌也。”
-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除不尊崇孟子之外,还做了三件令人费解的事情
- 诸子百家中,为何只有儒家传承了两千多年?墨家、法家去了哪里?
- 书生气的孟子有点小可爱
- 庄子说:仁是“无爱”,孝是“无亲”,为何儒家宰相称为妙道?
- 我国南方的崇信儒家有哪些具体表现
- 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一辈子也学不完的儒家礼制真是伪善吗
- 孟子脾气有多“臭”?简直让人又爱又恨
- 儒学的“春风吹又生”源于他
- 从唐朝法律的制定,浅析唐朝时期法律的儒家化
- 现在都是依法治国,是否能说明韩非法家思想比道家儒家更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