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的“白历史”
国酿酒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禹 。
最初的时候 , 人们只能酿出最原始的果酒或米酒 , 在纯自然的环境下发酵产生酒精 , 这样的酒度数很低 , 杂质多 , 口感差 。 一般酒精度数不会超过5度 , 由于发酵时间和温度不能人为控制 , 还很容易变酸 。
文章插图
先秦时代 , 酿酒兼用曲、蘖两种酒母 。
到了汉代 , 醴逐渐消失 , 所以蘖就不用了 , 人们只制曲 。 曲以麦为原料居多 , 有大麦、小麦、细饼等多种酒曲 。
西汉时 , 原酒的度数仅有4度左右 , 酒色为翠绿色 。 当时中原的酿酒技术是远远落后的 , 张骞出使西域时 , 发现西域胡人会酿葡萄酒 , 已经有富人藏酒万石的风俗 , 而且能“数十载而不败” , 质量如此之好 , 难怪汉武帝痴迷到要在肥沃的长安周边广种葡萄了 。
【中国酒的“白历史”】酒在汉代是很贵的 , 而难得一见的葡萄酒当然更贵了 , 东汉末期的扶风人孟佗为了得到凉州刺史的官职 , 处心积虑地结交宦官及其家奴 , 不惜家财散尽 , 最后竟以一斛葡萄酒行贿十常侍之首张让 , 居然成功 。 当然 , 换得这么大的利益不止是只用了一斛葡萄酒 , 但也说明此物价值不菲 , 才可能吸引到这种权倾朝野的宦官交易 。 无知的文人自然不明就里 , 以致后来苏东坡感叹地写出”将军百战竟不侯 , 伯郎一斛得凉州 。 ”这样的词句 , 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
酒到了唐代要卖到一万钱一斗 , 一般平常老百姓是喝不起了 , 所以贺知章当掉金龟换酒请李白才成为千古佳话 。 而杜甫在成都穷困潦倒的时候 , 家里来了客人就只能煮旧醅 。 什么是旧醅?就是煮过好几遍都放酸了的醪糟 。 白居易的诗句”绿蚁新醅酒”的绿蚁 , 是指酒上的漂浮物 。
文章插图
宋代酿酒的技术提高不少 , 主要就是从北方游牧民族那里学到了一些蒸馏技术 。 因此宋代的酒才有了今天啤酒的度数 , 能到10度左右就已经非常好了 。 水浒武松喝过18碗酒 , 如换算成今天的白酒 , 也就6两左右 , 也算不上海量啊 。 至于普通人大都“三碗不过冈” , 可见虽然宋人虽然好酒 , 酒量普遍不大 。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 或许也就小酌几杯 , 几箱“啤酒”就换来一片太平江山 , 简直划算得不要不要的 。
中国人用大碗换小杯喝酒的风气 , 已经是元朝的事了 。 这个时期 , 阿拉伯人将欧洲人蒸馏技术带来了中国 , 中国人立即将这种蒸馏技术用在酒上 , 这样的蒸馏酒度数可以到20度左右 。
明朝朱元璋改革了饮茶方式 , 将繁琐的打抹茶的形式改为泡茶 , 于是中国人养成了进门先喝茶的习惯 。 大大小小的酒坊酒窖也随之而生 , 因为蒸馏技术的提升 , 酒的度数也一路攀升 , 象”烧刀子”这种高度酒就是在明朝出现的 。
文章插图
到了清朝 , 酿酒的物种进一步丰富 , 传统的酿酒以小麦为主 , 这时已经变成了多种粮食 , 番薯 , 玉米 , 高粱等等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拿来做原料酿酒 。 蒸馏酒更是发展到人们甚至只要蒸出来的中间一段酒 , 酒头酒尾都不要了 , 这叫做“掐头去尾” , 度数更能提高到50度左右 。
- 进入中国多年,这款小酒为何知名度这么低
- 中国最大葡萄酒产区告别裸奔,烟台能治灌装产品“心病”?
- 世界上“最好吃”的糖果,中国的这种糖果上榜,你喜欢吃哪一种
- 河南美食请你拍《舌尖上的中国》的话,除了胡辣汤,你还会选哪道菜?
- 农村酿酒全过程曝光,你喝过的酒原来是这样酿的
- 看中国人吃的荷包蛋,再看看外国人吃的荷包蛋,网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历届名酒是怎么排名的?53优有哪些酒?
- 太原:清徐县荣获“中国醋都?清徐”称号
- 重要提醒这个牌子的食用调和油被曝光,看看谁家吃的有
- 我国的10道传统中国菜,你吃过几个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