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激励!
“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冬节”、“贺冬”。冬至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数九”严寒天气即将到来。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冬至大如年”,古代百姓把冬至当作一个重大节日来庆祝,大家从这天开始休养生息,最主要的习俗还是跟吃有关,最熟知的便是“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同时这个节气也是重要的养生节点。如何正确养生呢?
冬至养生要注意御寒保暖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冬至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防寒保暖,多着衣、避寒邪。冬至时节一定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通过合理的运动就可以帮助我们升发体内的阳气,但不宜过度。
冬至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
冬至时阴气已达到极盛,阳气开始萌芽。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脏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
饮食要以温热为主,多吃些御寒食物。如食用糯米、羊肉、狗肉、乌鸡、大枣、桂圆、枸杞、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同时要多喝水、多吃水果,注意生活规律,卧室定时开窗换气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常呼吸新鲜空气适当进行室外体育锻炼。
冬至养生要重点养心
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进入冬季,有些人便会显得意志消沉,这可能是患上了“季节性情绪病”,精神抑郁症的一种,对身边事物提不起兴趣,还伴有嗜睡、多吃、易怒、过敏等病症。有抑郁情绪的老人可以在冬天坚持多晒天阳,还可以每天做一些简单的瑜伽动作,尤其是静坐和冥想的练习,能让心情舒缓下来。同时注意生活起居,按时休息保证睡眠。
冬至养生应以“养藏”为原则
《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就是说随着冬季的到来,气候寒冷,草木凋零,蛰虫伏藏,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季节也正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刻。
冬至后,天气寒冷、阳气伏藏,此时养生当注重于“藏”,早睡晚起,勿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以免扰动闭藏在内的阳气。补养肾脏十分重要。冬在五脏应肾,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
冬至养生还当因人而异
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辨,本着人体生长规律,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可盲目“进补”。
本文综合整理自人民网、新华网、家庭医生在线,仅作学习交流之用。
文章插图
学习健康管理科普知识,了解健康管理师考试资讯,欢迎关注健康管理师考前指导中心(lekaojiankang)账号动态,让我成为你考证路上的见证者与陪伴者,助你离拿证更近一步!
【 御寒|御寒、滋阴补阳...手把手教你冬至养生大法】
文章插图
“阅读文章”我们一起进步!
- 现代人北方有暖气过冬,那古人又是怎么御寒过冬的
- 童心同愿┆元旦宅家御寒,节目已给您安排!
- 明朝棉花才普及,那古人之前用什么御寒?老祖宗的智慧让人折服
- 宋朝前没有棉被,古人是如何御寒的呢?方法很多,有些现在还在用
- 补阳|今日冬至大如年,御寒补阳在今夕!
- 冠冕和服饰|汉代“冠冕”演变史,“御寒工具”到“权势”,冠冕蕴含的意义
- 明日|明日冬至,这4种传统美食别忘了吃,顺应时节,御寒暖身不怕冷
- 糯米饭|冬至为什么要吃糯米饭?吃赤豆糯米饭,御寒滋补,吃完后胃也暖暖的
- 明朝|明朝之前没有棉被,那古人是如何御寒的?古人的智慧让现代人叹服
- 御寒|古人冬日御寒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