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源于唐代高僧玄奘,不过,却给了他一个不幸的出身,以及性格上的优柔寡断。
其实,这只是作品的需要罢了,不然怎么能凸显出取经路上的艰险。
文章插图
当年,玄奘取经有过颇多曲折,就连当初去西域也都是偷偷的去的,甚至,还被官府追,一路上跟着商队吃了不少苦,根本不像《西游记》描述的那般,关键时刻有神仙出手。可以说,玄奘的几次危难,都是靠着自己的智慧才得以化解。
其实,玄奘真正出身世家,从小跟着父亲陈惠读《孝经》等儒家典籍,“备通经典”,“爱古尚贤”,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在他十岁左右,父母先后病逝,二兄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即长捷法师。玄奘十一岁那年,便随长捷入寺受学《法华经》、《维摩经》等。
看唐朝出了很多高僧,大家也许会认为当时是鼓励佛教的。恰恰相反,李世民很是反对,认为前朝的失败都是因此而起。后来,为何不批准玄奘去西域,就是不鼓励民间推崇佛教。而且,李世民还再三要求玄奘还俗为官,不过,都被他拒绝了。
文章插图
其实,玄奘成为僧人,来得很是“偶然”。
他10岁那年,隋炀帝号令度僧,需要考试,且有年龄要求,必须年满18岁,只录27人。考试那天,玄奘去了。于是,主考官问他为何要出家,他张口就说:“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简单来解释,就是:将佛教发扬光大,广度众生。
最终,玄奘被破格录取。
其后的几年中,玄奘四处游历,得到了很多名师的指授。
不过,他感觉很多释义含混不清,且在一些较大的理论上还有很多分歧。于是,玄奘产生了去印度取经的念头。虽然,李世民不准,但26岁的玄奘毅然踏上了西行征途。31岁那年,才进入印度。此后,他一边学习,一边巡礼佛教遗迹。
文章插图
39岁那年,玄奘与戒日王会晤,得到了戒日王的盛情礼遇。之后,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有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任何人都可以向他提出问题,但却没有一人可以考倒他。一时之间,玄奘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
后来,戒日王又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玄奘41岁归国时,带回了657部佛经。当时,李世民特意在洛阳召见了他,还问他:“为何当时不上报朝廷就去取经了呢?”玄奘的回答很是巧妙,说:“当时自己的诚意没能打动朝廷故而被拒绝了,于是,我才私自去了西域并向皇帝陛下请罪。”
就这样,一场当年的追捕案在寥寥话语中被轻松化解了。
文章插图
当时,玄奘还向唐太宗请求,能否批准他去嵩山少林寺译经,被拒绝后,他只得回到长安。除了李世民,连继任的李治都再三要求玄奘还俗。所以,为了摆脱唐初统治者的控制,玄奘提出回家乡少林寺翻译佛经。同时,他也是想通过此种方法,来回避皇帝的打搅。不过,始终没有被批准。
其实,李世民的此种举动,有两个目的:
一是、抑制佛教;
二是、需要一位了解西域文化民俗的人,可以为其当时的西域军事战略出谋划策。
玄奘无疑是最佳人选,不过,他的心思都在这佛经上,只想潜心研究佛学。后来,李世民还是支持了他,在长安设立了译经院。而《西游记》的故事原型《大唐西域记》就是在这期间完成的,由他的弟子辩机和尚执笔。
玄奘前后一共翻译了经论75部,总计1335卷。
- 《图书馆报》2021年报纸订阅进行中
- 玄奘法师西行取经,放着捷径不走,为何舍近求远绕道走西域
- 五行山有重兵把守任何人不得进入,送桃小孩为何可以?看他拿了啥
- 探秘玄奘西行究竟有何意义?
- 探秘玄奘西行的原因是什么?
- 《终极笔记》:塌肩膀张起灵,为何一再阻止吴邪进入张家古楼?
- 任何人都进不了五行山,为何送桃小孩却轻松进入看他手中拿了啥
- 此人位列梁山108将第76位,才能足以进入天罡却一直被误会为废物
- 慈禧|慈禧太后守寡时,精心建造了一间小屋,只有她进入,他人不得入内
- 椰视频|海南新年交响音乐会在海口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