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辽朝以“中国正统”自居,称宋朝为“汴寇”,其底气来自哪儿?


 正统|辽朝以“中国正统”自居,称宋朝为“汴寇”,其底气来自哪儿?
文章插图
公元916年,辽朝(契丹国)正式建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认为自己当皇帝,乃“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是上天指定的,既然上天指定了自己为天子,那就得祭祀老天爷,这是再正当不过的事了。辽太祖一直崇拜中原文化,也想学中原的皇帝,对贤德之人进行祭祀,就再问大臣:“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有大功德的人,朕也打算祭祀他,那谁为先呢?大臣“皆以佛对”,但是,辽太祖却说佛教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就不同意,要找一个中国自己的。
辽太祖的长子耶律倍对中原文化比较熟悉,就对太祖说:“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辽太祖一听,觉得有道理,当即下诏开建孔子庙,并仿照中原的办学方式,建立学校,进行文化教育,学校向读书人灌输的是儒家思想。
辽国建立之初,就推崇儒家文化,说明契丹人对中国是有一种归属感,认为自己也属于中国,这点从辽太祖对佛教的态度可以看出来。在此之后,大量起用汉人制定典章制度,并且招徕汉人移居辽国境内。当然,辽国重视汉族文化,但也重视维护契丹人原来的风俗,采取的是“两元制度”,以契丹人的制度来管理契丹人,以汉人的政治制度来统治汉人,即“蕃不治汉,汉不治蕃,蕃汉不同,自古而然。”也就是说,辽国也并没有全盘汉化,而是把汉族制度和契丹原有的仪制糅合在一起,以适应当时的发展需要。
辽国之所以要采取两元制度,其实也是一种心理矛盾的反应,辽太祖曾对臣僚说:“吾解汉语,历口不敢言,惧部下效我,令兵士怯弱故也”,担心士兵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变得怯弱失去战斗力。辽太祖一方面大量俘虏汉人,要他们为自己效力;另一方面,又害怕中原文化对契丹人产生大的影响,削弱战斗力,不利于统治。出于这种考虑,辽朝就禁止契丹人参加科举考试,如果契丹人有违反,就会“鞭之二百”,以杜绝契丹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念头。这只是辽朝建国初期的政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众多的契丹人喜爱中原文化成为了一种主流,甚至到了辽朝末年,契丹贵族耶律大石就曾参加过科举考试,“登天庆五年进士弟”,考中了天庆五年的进士。
公元947年,当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长驱直入,进军中原,灭掉了五代第三个王朝后晋时,刚进入汴梁的时候,还有点不适应中原文化,“有司请以法驾奉迎”,中原汉族官僚以各种礼仪迎接他,他一开始是拒绝的,并说:“吾躬擐甲胄,以定中原,太常之仪,不暇顾也”,觉得是依靠武力灭掉了后晋,礼仪方面的,都无足轻重,不要也罢。耶律德光之所以不要汉人的礼仪,主要还是没有感受到礼仪的重要性,但是,当他正式在中原称帝,“被中国冠服,百官常参”,穿上中原皇帝的龙袍,接受百官的朝拜后,他深深地被这么宏大的场面给震撼了,并感叹对左右说:“汉家仪物,其盛如此。我得以此殿坐,岂非真天子邪!”也就是说,耶律德光在契丹风俗和中原礼制之间徘徊了一段时间后,终于接受了中原礼制仪仗,并认为只有接受了中原的礼制文化才是真天子。
 正统|辽朝以“中国正统”自居,称宋朝为“汴寇”,其底气来自哪儿?
文章插图
因此,当耶律德光被迫离开中原,返回辽国时,将“晋(朝)诸司僚吏、嫔御、宦寺、方技、百工、图籍、历象、石经、铜人、明堂刻漏、太常乐谱、诸宫县、卤簿、法物及铠仗,悉送上京”,把后晋各司的官员,妃子、宦官以及各种文物典籍都带回了辽朝都城上京。虽然耶律德光在回辽国的途中病逝,但是他成功进入中原并当上皇帝的这一事实,给后来的辽朝带来了很大影响。在辽朝的典礼仪制方面,皇帝与汉族官员穿汉服,太后与契丹臣僚继续保留传统服饰,虽然契丹人保留了很多固有的制度,但是也采用了很多的汉族制度。
辽朝在初期,曾一度向中原王朝后梁进宫,后梁灭亡之后,其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大多数时候都是对等的,中原宋朝建立后,两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还是沿袭五代时的平等外交关系。到了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两国正式进入对峙状态,但关系还是友好的,辽国皇帝在写给宋朝的国书自称“大契丹皇帝”,称宋朝皇帝为“大宋皇帝”,而宋朝也承认辽国皇帝是“大契丹皇帝”,等于就是承认了天上有两个太阳,天下有两个天子,辽朝的合法地位正式得到了承认。这个意义非凡,要知道,在此之前,辽朝一直是被中原当作蛮夷,是没资格继承大统的。而现在辽朝的正统地位,获得了认可,其意义将对辽朝非常有利,意味着辽朝也是中国正统。“金吾、黄麾六军之仗, 辽受之晋,晋受之后唐,后唐受之梁唐,其来也有自”,负责皇帝大臣安全的仪仗礼仪,辽是继承了中国正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