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间,可以说是整个大明党争最为激烈的时期,从前期的大礼仪之争,到后期的严徐党争,可谓是斗争激烈而严酷。
历任首辅的下场都挺惨的,轻则罢官回家,儿孙遭难,重则死于非命,只有一个人除外,他一直被多疑的嘉靖帝信任,成为唯一一个得以善始善终的首辅,他就是张璁。
文章插图
编辑?而在史书中,其历史评价也是无比的复杂而多面,《明史》中既说他是“刚明果敢,不避嫌怨”。有说他是“性狠愎、报复相寻、不护善类”。
在《明朝那些事》中此人更是被黑得体无完肤,但是也是这个人却是明相张居正一辈子的偶像,张居正对于张璁的评价非常高,在编纂《明世宗实录》时“极推许永嘉(张璁),盖其才术相似,故心仪而托之赞叹”。
而且近代的历史学家也认为,其是明代六十年改革的开启者,后续的高拱和张居正的改革,都是建立在张璁改革的基础和战略上的。
那么此人究竟是做了什么事情?为何评价如此的复杂而多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张璁此人的所作为。
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十一月三十日,张璁生于浙江温州府永嘉县华盖乡三都,少好经学,博学多才,是一个有名的神童。年少的张璁心怀壮志,立志要做一个像诸葛亮一样的人物,
但是命运却似乎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他二十三岁中了举人开始,在二十三年里,先后七次进京赶考,结果全都名落孙山,可谓是命运坎坷啊。
但是像张璁这样历史留名的人物,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性格坚韧百折不挠,经受这么多挫折的张璁不仅没有沉沦,反而越挫越勇。
虽然张璁在屡试不第,但是其才华还是举世公认的,尤其是对礼制研究很透彻,于是在继续准备考试之外,张璁还在龙湾办起了书院,开始教书育人,并且和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成了好友,二人经常谈论时政挥斥方遒。
文章插图
编辑?终于到了四十七岁那年,即正德十六年(1521),屡次失败的张璁,总算考中了进士。然而起名次是在二甲靠后,这样的名次是进不了翰林院的,而在明代有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政治传统。
而对于立志成为诸葛亮的张璁而言,无法进入内阁,也就失去了实现理想抱负的机会,毕竟此时其已经四十七岁了,名次又是如此靠后,按照正规的政治升迁流程,其此生是没有希望了。
但是在经历了七次落地后,命运终于开始眷顾他了,著名的大礼议事件来了!
所谓的大礼议事件,有点像宋朝的濮议之争,也是因为认爹问题引起的朝争。正德皇帝朱厚照驾崩后,因为其无子,根据宗法制度,当时年仅15岁时,是与朱厚照血缘最近的皇室子弟,其便以藩王身份继承帝位,是为明世宗,年号嘉靖。
文章插图
编辑?嘉靖帝登基后想要追封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皇帝,结果遭到当时的首辅杨廷和的反对,由此引发群臣反目的剧烈争斗,史称:"大礼议之争 "。
大礼议之争表面上关于是否追封的问题,实际是明代中后期争夺首辅权利的斗争。是对朝政话语权的争夺,当时的首辅杨廷和等认为,继统同时要继嗣应尊孝宗为皇考,生父只能为皇叔考。想以此来压制嘉靖皇帝,控制朝政的话语权。
此时在吏部实习的张璁,通过这件事情看到了让自己飞黄腾达的捷径。对于礼制有着深刻研究的张璁,轻松找出了大臣们论点里的大漏洞:嘉靖皇帝是作为皇子,是因为兄终弟及的祖制,方才继承了他堂兄的皇位。
并不是像宋英宗那样,被宋仁宗养在宫里,过继为继子继承皇位的,所以嘉靖皇帝追封其父王的要求合理合法合情,于是张璁给嘉靖帝上疏,以此论据为嘉靖皇帝据理力争,此举可谓是雪中送炭,在举朝反对的情况下,张璁挺身而出为嘉靖帝据理力争,让年少的嘉靖帝十分感动。
- 明代万历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 嘉靖帝死后,海瑞为何抱头疼哭
- 女子被麻醉6小时,把身体交给路人摆布,完全信任的后果让她崩溃
- 船夫出一上联,难倒嘉靖朝的大状元,400多年后,才被人勉强对出
- 明朝|历史故事——内阁首辅张璁粉墨登场
- 王世充外忠内诈,他是如何一步步骗取隋炀帝信任走向人生巅峰的?
- 嘉靖时期这些精致而又小巧的瓷器,都是天价哦
- 十报九不批,大明的首辅,其实很悲催!
- 嘉靖年间第一鬼才,才华横溢却坏事做绝,结局让人拍手称快
- 大明王朝最后的救世主——首辅张居正的成与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