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之下|魏晋名士商业互吹:如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盛名之下水分有多深?

汉末魏晋六朝时期,是我国古代贵族第二高峰,基本上各大家族长期、持续、轮流垄断权力的时期。这个过程一波三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阶段代表:袁绍的四世三公,袁氏门生遍布海内,袁氏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
第二阶段代表:王导王与马,共天下,世家大族与皇权分庭抗礼,世家一跺脚,天下震动!
 盛名之下|魏晋名士商业互吹:如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盛名之下水分有多深?
文章插图
第三阶段代表:六朝轮替,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权,不管谁当皇帝,我家的权力不能少。于是六朝城头变幻大王旗。
最后阶段代表:经历科举制度,世家已经完全式微,无法对皇权构成威胁。但是唐文宗依然有朕家二百年天子,不及崔卢一世家的感慨。在这长达数百年的门第望族期间,形成了一股浓浓的互相吹捧的风气。
这股风气形成的根源是汉朝的察举制度选才方式。要想被郡国推荐,必须要在该地区取得一定的名气。声名鹊起之后,就有机会被郡守推荐进入朝堂,这是一个没有考试的时代。郡守的推荐就是他们步入仕途的唯一方式。
互相吹捧的根源来自察举制度
果然,比起科场作弊,察举制度的弊端更多,因为他作弊更加容易而且无法杜绝。积淀一段时间之后,就形成了互相吹捧以抬高对方身价进而跻身仕途的方式。用最直白的话说就是朝里有人好做官,完美的诠释了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盛名之下|魏晋名士商业互吹:如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盛名之下水分有多深?
文章插图
当时的发展模式就是这样的:某人甲因为个人能力获得举荐,进而入仕,取得成绩之后,开始推荐他的同窗子侄、门生弟子,为了他们有足够的名望必然故意吹捧一番。在这一些人进入仕途之后,出于报恩、抱团取暖的原因肯定互相结交、进一步的互相吹捧,张三说李四才高八斗,李四说王五天下无双,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一些精明的读书人和商人一样,是不会做没有没有意义的事情的,王五回过头来说张三张良在世。
这样一圈吹捧下来,全部收获满满,久而久之,就把本来给朝廷选拔人才的察举变成他们家族内部的利益工具,于是,慢慢形成门望士族,最后这一些家族掌握郡国,朝廷的命官也要对他们妥协,铁打的士族、流水的郡守。再向前一步发展,这一些地方望族入主朝堂之后,往往能够左右天下大计,九品中正让他们合法化,早先的与郡守共治一郡变成,与皇权共天下。
于是,我们现在看汉魏六朝历史,互相点评、吹捧之风弥久不衰,甚至,在《世说新语》中就有三章记载品(chui)鉴(peng)评价他人的故事:品藻、识鉴、赏誉。而魏晋时期的其他笔记、传记、甚至墓志记载更多,虽然零碎,但是都完美反应当时魏晋士族日常生活的必须技能:既要能吹(dian)捧(ping)别人,也要能让别人(dian)吹(ping)捧,有时候也能恰当的自我吹(dian)捧(ping)。
要是没有他人的吹捧、再生在寒门之家,无论你才华再好也是枉然,至于读书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题外话,没有终南捷径,你就不可能身登帝阙。
 盛名之下|魏晋名士商业互吹:如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盛名之下水分有多深?
文章插图
所以,这个风气之下,我们看当时的人物言论,个个都是不世出的天才,可遇而不可求,然而这种天才似乎出去逛街挥一下衣袖就能碰到两个,打个喷嚏就能呛到三个,然而,这一些人身登庙堂之后大多数依然乏善可陈。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在浩瀚的史书中留下响亮的名号。
吹捧风气之下难免夸大其词
对比隋唐以后的人,其实差别不大,汉魏六朝和隋唐以后的人才一样差不多,但是汉魏六朝的士人互相吹捧的远多于以后的人,不得不让人怀疑当时商业互吹的之下,名士的才能水分究竟有多少?
如果熟悉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评语,歪史拿在后世有相当名气的诸葛亮来举个例子,光是在演义中对他评论就有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