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兴盛|清代内阁俄罗斯文馆( 二 )


安家皇城 岁月升平
俄罗斯文馆草创之初,设施条件很简陋,据说只有一个搭盖的席棚而已。为了便于教学实践(直接与俄国人接触),马齐将文馆设立在俄国商团所在地——北馆(今位于北京东直门内东扬威胡同)。后来,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加之俄商在馆中自由出入,马齐意识到文馆设在俄罗斯商团驻地颇有不适,便责成内阁蒙古房侍读学士寻觅空房或寺庙,将俄罗斯文馆搬入左翼马市西北大佛寺内(今位于北京美术馆后街一带)。之后,文馆又迁至紫禁城东华门外的北长街,足见清廷对这所外语学校的重视。
最初,俄罗斯文馆归内阁蒙古房与理藩院共同管理。内阁蒙古房委派一名侍读学士或侍读任提督官,理藩院则指派一位郎中或员外郎协助管理。马齐曾嘱咐中书常度说:“派汝非为通晓俄文俄语,特恐俄人(教习)等欺凌学生,不勤于教授;学生轻视俄人(教习),怠于学习,故令汝监视。嗣后,一切应禀行事件,禀呈办理。所呈所交办之处,均行记档。”
 次兴盛|清代内阁俄罗斯文馆
文章插图
清《职贡图》中俄罗斯官员夫人像、官员像
康熙五十年(1711),朝廷对俄罗斯文馆开学以来的教学成果进行了考试摸底,结果发现学生中“能学者三十余人,不能学者三十余名”。之后,又对被认为有培养价值的30多人再进行一次淘汰。最终,只留下27人继续学习。从此以后,学生名额基本维持在20多人。乾隆朝以后,规定名额为24人。考虑到正式学生因升迁、改途或病故所造成的减员,文馆也会随时招考少数修补生。康熙五十五年(1716),俄罗斯文馆改由内阁管理,更名为“内阁俄罗斯文馆”,并颁铸了印信,级别提高,可以与其他衙署直接行文。
相较于学生问题,师资则是个更大困扰。俄罗斯文馆建立之初,在国内找不到合适教习,马齐与俄国商团商务委员彼得·胡佳科夫协商,请他代为寻找俄语教习。不久,彼得·胡佳科夫介绍一位名叫瓦西里的俄国商人到文馆担任俄语教习。开学不到两个月,俄国商队结束贸易活动,瓦西里随商队离京回国,教学被迫中断。马齐及时上报朝廷,建议从“阿尔巴津人”中挑选教习。这些“阿尔巴津人”是雅克萨战争结束后,近百名陆续归附清朝的俄罗斯军人。清廷接收后,将其编入满洲镶黄旗,允许其娶妻生子。马齐推荐拨什库(领催)库兹马和马甲依凡为教习,二人都是生长在中国的混血儿。从宫中档案上看,他们都有被召进宫参与俄罗斯来文翻译工作的经历。虽然他们口语流利,但文法知识欠缺,翻译俄文颇感力不从心,作为教习更是吃力。因此,二人在文馆教学不满3年,就以俄语水平有限为由,提出辞呈,文馆再次面临“有徒无师”的困境。因此,朝廷不得不再次扩大范围,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吉林和黑龙江一带投诚的俄国军人中招考高水平人员充任教习。后来,好不容易招考上一名叫尼堪的俄国人,虽然口语很强,但文法却不高。师资的困扰,一直持续到康熙五十四年(1715)才有所改善。是年,俄罗斯东正教传教团来华,入住北堂“罗刹庙”(清政府批准由归化的俄罗斯人所建的东正教教堂)的教堂司祭拉夫连特与辅助人员佳洛夫、阿法纳西耶夫等先后到俄罗斯文馆执教。俄罗斯文馆师资稳定后,教学质量也相应提高。
到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在大学士傅恒奏定的第一个内阁《俄罗斯文馆章程》中声明,因他再也聘任不到合适的俄国人,往后教习改由文馆中已考试获得八品的官学生升任。乾隆三十八年(1773),内阁《稽查俄罗斯文馆课程》中对这一规定作了进一步细化。
韶华终逝 奉旨裁撤
据史料记载:内阁俄罗斯文馆学生主要学习口语与笔译两门。学生一年内要进行月考、季考和年考。月考在每月初一日由教习拟定文条,散给诸生翻译誊写,教习分等第注册备查;季考则于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之初一日举行,出题、等第均如月考;年考则于每年十月初十日前,堂定日期面试。年考时,本月月考、季考均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