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胡适全家福,前排胡适与江冬秀,后排(从左到右)胡思杜与胡祖望
胡思杜是胡适的小儿子,1921年12月17日出生。胡适为次子取名“思杜”,是为了表示对恩师美国哲学家杜威的感念之情。
胡思杜幼时顽皮,不好读书,喜欢玩乐,好交朋友。但思想活跃,曾做过胡思杜家庭教师的罗尔纲在晚年著作《胡适琐记》中说胡思杜从小就有进步思想,比较爱国、热爱鲁迅等等。
1939年,胡思杜随母亲避难上海,胡适委托一位竹姓朋友照看他。
1940年11月9日,这位竹姓朋友写信告诉胡适:“小二在此读书,无甚进境,且恐沾染上海青年恶习,请兄赶快注意。”
胡适遂于1941年5月安排思杜到美国教会学校——海勿浮学院就读。胡思杜在美国呆了8年,无心读书。回国后,胡适的许多朋友都积极替他介绍工作,但胡适以“思杜学业不成,不是研究学问的人才”为由婉言谢绝,只同意胡思杜到北大图书馆工作,意在让他能多读点书。
1948年初,平津形势危急。蒋介石亲自打电报催促胡适飞抵南京,并派出专机飞到北平接胡适和梅贻琦(清华大学校长)等人南下。胡适决定走,但胡思杜却不愿意随父母南行,他说:“我又没有做什么有害共产党的事,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胡适夫妇没法,只给思杜留下许多细软和金银首饰,说是让思杜结婚时用。那年胡思杜已27岁。
北京解放后,胡思杜到华北革命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学习。1950年9月,国内掀起一场“胡适思想批判运动”,许多留在大陆的知名知识分子纷纷撰写文章,表明“批胡”的立场。作为胡适的儿子,思想进步的胡思杜急切的想要融入新的社会,表现十分积极,他不仅到堂舅江泽涵家取走了父母留给他的那一皮箱财物,上缴给组织,说“他以后用不着这些东西了”,“向党组织表示他的忠心”,“同时他还说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江泽涵语)。他还在报上发表了《对我父亲——胡适的批判》,批判父亲:“他是反动阶级的忠臣,人民的敌人。”斥骂父亲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宣布与胡适脱离父子关系:“在他没有回到人民的怀抱来以前,他总是人民的敌人,也是我自己的敌人。在决心背叛自己阶级的今日,我感受到了在父亲问题上有划分敌我的必要。”
1952年11月,胡适应台湾大学和台湾师范学院的邀请,自美国飞抵台北讲学。蒋介石专门邀请胡适吃饭,并拿出香港《大公报》上胡思杜批胡适的文章,胡适笑着说:“我的小儿子天性愚钝,实不成器,不如总统令郎迷途知返!”
胡思杜原以为与父亲胡适划清了界线,就可以过上平安的日子。后来严酷的现实粉碎了他的幻想。
当时,国内批判胡适是“文化汉奸”、“妖怪”、“套着美国项圈的走狗”、“最无耻的卖国贼”。当然,胡思杜也要承受着“汉奸”“走狗”“卖国贼”的儿子的骂名。
不久,胡思杜被分配到唐山铁道学院在“马列部”任历史讲师。在那里,胡思杜非常积极努力地工作,想为父亲“赎罪”。但由于他是胡适的儿子,所以他仍被视为异类。人们怕受牵连,对他总是回避,没有人敢与他接近。堂兄胡思孟回忆说:“思杜也没有对象(女朋友),找不到对象。别人一介绍,女方一听他是胡适的儿子,是战犯的儿子,女方都不愿意了。”胡思杜直到30多岁了仍孤独地单身度日。
1957年,在反右运动已拉开序幕之后,胡思杜竟然还做着入党的迷梦。就在他积极主动地给单位领导提了关于教学改革的建议后,学院领导却说他是向共产党进攻,将他定为右派分子,并把他与父亲胡适一齐批判。自此,胡思杜一下子由拥护中共的积极分子,成了“汉奸”、“走狗”、“卖国贼”胡适的余孽和阶级异己分子。
胡思杜对没完没了的批判深感困惑和委屈,他认为自己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公开宣布和父亲划清了界线,就可以摆脱父亲的阴影,为何还要把自己与“人民的敌人”捆绑在一起批判?他百思不得其解,终于绝望了。于是在一封留给了远房堂兄胡思孟的遗书中写道:“现在我没有亲人了,也只有你了。你来了我一定不在了,找我的一个同事,他会告诉你我的一些情况。你是我最亲的人了,现在我已经死了,你不要难过。你能吃苦,耐劳。我留下的六百多元钱。公债券二百多元,你的孩子若能上学的话,供给他们上大学。一个手表也给你,留个纪念。希望你们努力工作,你的孩子们好好学习,为社会主义立点功。”
- 有翡从殷沛和这两人说起,小人物悲剧里的人性之光令人动容
- 赵州桥的悲剧一生:历经1400年沧海桑田,却在62年前彻底成了历史
- 黄宗昌变卖家产筹措军饷,率乡民登城据守,他的次子黄基重伤身亡
- 胡适是新派文化的推动人为何却跟一个小脚夫人过了一辈子
- 三国演义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两个角色,吕伯奢和陈宫
- 西游记中最悲剧的妖怪,一生善良可爱,却被孙悟空灭了全族!
- 颜真卿书法真迹首次考古发现:端严的字体里,藏着命运的悲剧
- 鲁迅骂胡适10多年,为何后者从不还口?晚年胡适:鲁迅是我们的人
- 钱钟书《围城》中的白富美,精致的利已主义者,难道注定是悲剧?
- 对于包办婚姻,徐志摩、鲁迅、胡适对待原配,谁的做法更加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