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一杯“暖心”的咖啡从何而来?咖啡界的“后浪”养成记丨中职校新故事
在“断崖式降温”的冬日里 , 手捧一杯香醇的咖啡 , 享受着室内的温馨 , 是何等惬意!咖啡是否香醇 , 除了和咖啡豆的品质相关 , 还和煮咖啡的人息息相关 。
文章插图
【咖啡“后浪”崭露头角】
在遥远的广州 , 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正在火热进行 。 现场上海展台的“咖啡技能互动展示区”聚集了最高的人气 , 阵阵咖啡香气飘出 , 引人驻足 。 在现场 , 来自上海市贸易学校食品加工专业的卢晓菲制作了一小杯拉花拿铁 , 带着她那甜美的微笑介绍说 , 这杯拿铁咖啡上面的抽象画图案是这次大赛的赛标 , 这是他们提前进行设计的 。
文章插图
在上周末刚刚结束的2020第三届上海咖啡大师赛上 , 为了考验选手们的全面性 , 每一位选手需要进行手冲咖啡和意式咖啡两个部分 。 手冲咖啡环节 , 裁判将从湿香、风味、余韵、酸质、醇厚度、平衡度、整体印象、风味描述、顾客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打分;意式咖啡环节 , 由浓缩咖啡、牛奶咖啡、创意咖啡等三个模块组成 , 裁判将从油脂平衡、口中质感、风味描述、整体视觉呈现、创意难度等方面进行评估打分 。
最终 , 今年只有17岁的卢晓菲 , 在由职业选手和院校选手共同参加的“花式咖啡制作”项目中 , 沉着应战 , 稳定发挥 , 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 成为一匹“黑马” , 从22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 。
文章插图
【咖啡“后浪”的黄埔军校】
咖啡 , 在上海发展十分迅速 , 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 上海市贸易学校校长姜晓敏说 , 为了培养更多咖啡界的“后浪” , 从2014年开始 , 学校专门开设了“咖啡调配师”的专业课程 。 “学生到了三年级可自行选择 , 如果有兴趣 , 就可朝咖啡师的培养方向 。 我们引进了国际上的咖啡课程 , 希望培养出一批市场所需要的、非常专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咖啡技能人才 。 ”
而卢晓菲的咖啡梦想就是从学校实训室里逐渐养成的 。 “我最早是学烘焙的 , 2019年世界技能大赛 , 我通过选拔训练了两个月 。 但因为某种原因 , 我被调去了西点 。 ”卢晓菲回忆起这段经历说:“当时我心里有点失落 , 觉得自己是烘焙不要了的孩子 。 ”那时 , 班主任对她说 , 万事皆有缘 , 调你去是因为相信你 , 无论去哪里都可以做好 , 要相信自己 , 姑娘!
文章插图
两个月的西点训练 , 锻炼出卢晓菲现在的沉稳 。 今年暑假 , 为了备战世界技能大赛 , 卢晓菲又决定开始一项全新的技能——调配咖啡 。 “我想 , 既然自己已经学习了两种技能 , 再学一种也没有太大压力 。 ”卢晓菲说 , 在后来的实训中 , 发现自己对咖啡的热爱大于烘焙和西点 。
就如同一颗颗咖啡豆 , 从生豆到杯子里的咖啡 , 要经过烘焙、研磨、萃取一道道步骤 。 卢晓菲在尝试新技能的过程中 , 一次次反复尝试 , 失败了再来 , 成功了继续 。 3个月的时间 , 为了掌握拉花技巧 , 卢晓菲每天至少要用掉一斤以上的咖啡豆 , 最多的一天用了一公斤 , 相当于做了120杯咖啡 。 “记得当时一个人对着机器 , 拉了9天的洋葱心 。 ”卢晓菲笑着说 , 在这条路上就要努力钻研和保持热爱 , 而学校就是自己坚强的后盾 。
文章插图
在学校实训室里 , 收藏了来自全球不同产区约70多种咖啡豆 , 专业老师指导 , 闻香、品鉴、制作、创新……入门时 , 还是懵懂小白的卢晓菲 ,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飞速成长 。 上海市贸易学校食品教学部副主任介绍 , 这门课程不仅教学生们进行咖啡的制作 , 还有咖啡品鉴、饮品研发、顾客服务等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内容 , 整体上提升了食品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 。
- 冬日特产加工忙
- 快享用这几样济宁金乡美食,一定能让你在寒潮来袭时暖心暖胃
- 减肥打卡第十一天,早上一杯温水,晚餐一定要轻食
- 楚雄冬天最暖心的美食,吃起来……
- 让你暖身暖心又暖胃的一碗面——红烧羊肉面
- 文汇时评|海派城市品格,淬炼于你手边的这一杯咖啡
- 我家早餐都自己做,营养丰富、暖心暖胃,家人每天都有新期待
- 红酒养生是科学还是骗局?那些每天喝一杯红酒养生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 究竟是奶茶出了轨,还是白酒劈了腿
- 人生一杯茶,何必太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