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文化|吴金鼎:发现了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吴金鼎:发现了龙山文化
文章插图
广州茶岭岗顶发掘中期航拍图
吴金鼎是中国考古学界一位具有开拓性贡献的大师级人物,在他47年短暂的人生旅途中,留下诸多永存史册的学术业绩与生命之光——他是享有“中国考古学之父”盛誉的李济先生为数不多的清华国学研究院高足;他留学英国拿到伦敦大学人类考古学博士学位;他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永并称中国现代考古学“海归”青年才俊;他在民族危难之际投笔从戎,加入到抗战大军中;他在齐鲁大学回济复校亟须人才之时,依然选择母校,成为齐鲁大学回归济南的主导者之一。其著作《城子崖》《平陵访古记》《摘记小屯迤西之三处小发掘》《高井台子三种陶业概论》《城子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山东人体质之研究》《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及英文版《中国史前的陶器》,影响深远。
吴金鼎侧重研究中国新石器文化,学术范围包括对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研究,对中国史前陶器的探究与评价,以及对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是云南、四川古迹的调查与发掘。他在考古与学术上最大的贡献,是学术界公认他发现了龙山文化,梁思永在《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一文中指出:“龙山文化之存在的证据,最初是吴金鼎在1928年春所发现而提出的。在当时叫做城子崖的台地的西面断崖上,暴露着一个完整的文化层。在这里这位发现者掘出了与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面带黑色光泽的陶片。被这个文化遗物部分地堆成的城子崖,正对着小小的龙山镇。因此,‘龙山’这个名字就作了所发现的文化的称谓。”
考古学家夏鼐在写于1948年10月的《追悼考古学家吴禹铭先生》文中说:“1928年吴先生在山东调查时,第一次发现这文化的代表遗址城子崖,知道它自成一文化系统,和中原及西北的史前的彩陶文化不同。”“现在研究中国史前文化的人,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知道有黑陶的龙山文化,这种文化的最初发现人,便是吴先生。”
龙山文化是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之后,由中国学者独立发现、确定、发掘,以及进行科学与学术研究的第一个史前文化遗址。关于城子崖遗址及龙山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学术价值,李济先生更是与同时期正在发掘的安阳殷墟遗址相提并论,他在《城子崖发掘报告序》中写道:“由于这遗址的发掘,我们不但替中国文化原始问题的讨论找了一个新的端绪,田野考古的工作也因此得了一个可循的轨道。与殷墟的成绩相比,城子崖的虽比较简单,却是同等的重要。”
梁思永则以龙山文化的代表性符号“黑陶”为参照,给予龙山文化高度评价:“这个文化最显著的物品是陶器。拥有这个文化的人民是极精巧的陶工。他们所制的陶器可与中国制陶技术所造出最好的产品相颉颃,而形式的轻巧、精雅、清纯之处,也只有宋代最优良的瓷器可以与它媲美。这种陶器最占优势的颜色是黑色,所以其文化就有了‘黑陶文化’的称号。”
夏鼐说:“吴先生以忠厚对人,有时令人觉得太过于忠厚老实了。吴先生不喜宣传,憎恶夸张,所以除了熟人和同行以外,知道他的人恐并不多。但是他在中国考古学上的功绩,是永远不会泯灭的。”
吴金鼎先生已离世70余年,他的学术成就值得宣传,他的名字应为后人所铭记,他短暂的人生之路,我们理应去了解,去珍惜。
17岁考入齐鲁大学
耕读之家四兄弟皆大学生
吴金鼎,字禹铭,1901年生于安丘县万戈庄村。由他上溯几辈,吴家虽知书达理,耕读兼作,但从未有人科举中榜或弃农从商,离开过养育他们的汶河水畔。到了吴金鼎这辈,家道逆转,他们四男四女兄弟姐妹八个,吴金鼎在八兄妹中最小,四个姐姐中的二姐毕业于潍县文美女中,三姐四姐是安丘县立女中毕业。大哥吴金鳌毕业于山东大学林科,二哥吴英才齐鲁大学文理科毕业,三哥吴金章毕业于山东大学医科。这在当时的安丘乡下乃至整个山东农村,都是很难出现的盛举,一时吴家崇尚教育、教子有方、孩子出息等赞美之言传遍乡里。及至今日,再访万戈庄村,乡亲们依旧如数家珍,对吴家兄弟姐妹当年的才分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