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口苏州藏书羊肉好过冬

沈寅
朋友独自在苏州旅游 , 时不时发微信直播行踪 , 才说了“打算去吃同得兴面馆” , 结果跟着句:“没开门!真牛 , 苏州面馆只做上午生意!”
我发过去几家附近的餐厅给他备选 , 沉默片刻 , 他发来一条:“在吃藏书羊肉了” , 附了张照片 , 一个不锈钢锅里白色的羊汤 , 羊汤里煮着白菜叶、粉丝、油豆腐 , 撒上一把碧绿的蒜叶 , 热气腾腾 。
我问他:“是不是同得兴面馆门前桥边上那家?”他说 , 是 。 我说 , 这家我吃过!
七八年前 , 某个冬日 , 由一个朋友带路 , 我们三五个人包了辆车去苏州吃 。 朋友规划她的吃食线路 , 中午新聚丰大吃一顿后 , 去苏州博物馆转一圈看看展览 , 顺便消耗一下热量 , 出来接着去吃哑巴生煎 , 晚饭就在五卅酒家解决 。
而“羊汤” , 被安排在哑巴生煎和晚餐之前 , 一方面是顺路 , 两家店都在十全街 , 一方面是晚餐前喝些汤 , 暖暖胃 。
吃一口苏州藏书羊肉好过冬文章插图
羊肉汤
其实“暖胃”之类的说法 , 都是借口 , 真正的原因还是“馋” 。 “一日游”时间太紧 , 想吃的又多 , 早中晚三顿不够用 , 就变着名目 , 这家当“下午茶” , 那家作“晚点心” 。
“羊汤”就是餐前汤饮 , 暖胃养生 。 上海人去一次苏州 , 又拉帮结伙 , 行程都像“打秋风” , 好似刘姥姥进荣国府 , 园中精美景致和风雅玩意全不在乎 , 想着是能多吃就多吃 , 吃完了还要打包带回家 。
苏州藏书羊肉店非常多 , 朋友指定这家店 , 在十全街和凤凰街交界处 , 桥边一处隐蔽巷子里 , 再顺着石板小路进去 , 就是同得兴 。 店也不起眼 , 一个简易的民居 , 门边上还留了个小窗户 , 卖羊羔肉和年糕 。
【吃一口苏州藏书羊肉好过冬】朋友张罗着我们坐下 , 我还没看清楚如何点单 , 羊肉汤就上来了 , 类似上海的“暖锅” , 锅里头放的也是“暖锅”基本款:白菜和粉丝 。 先前我们还三三两两地站着 , “嫌弃”店又小又简陋没法坐下 , 一看汤端上来了 , 就立刻拾掇着塑料凳子聚拢在桌边 , 一人端着个不锈钢小碗 , 盛汤喝了起来 。
喝着不像羊汤 , 没羊肉的膻味 , 看着白色汤汁 , 喝在嘴里也不觉得稠厚 , 而是散发出一种鲜甜 , 带着奶味 。 在此之前 , 我没喝过这般羊汤 。
其实上海也有藏书羊肉馆子 。 一入冬 , 往往老的居民区里 , 不起眼的拐角处 , 就冒出来一家 。 但羊汤暖锅不是主角 , 主角是红烧羊肉面 。 羊肉切块 , 浓油赤酱 , 上桌小小的一碗 , 还要嘱咐店家多放些汁水 , 配上一碗面 , 或汤面 , 或干挑 。 吃上一块羊肉 , 从皮处一口咬下去 , 肥糯而充满弹性 , 入口即化这般形容也不过分 , 皮之下的瘦肉紧实 , 散发肉香 。
羊肉面当然是干挑好吃 , 羊肉脂肪丰腴 , 酱汁浓稠 , 拌在面上真是天造地设 。 我记得曾经工作的单位就在昌平路 , 边上是一片“棚户区” , 街拐角处就有一家藏书羊肉馆子 , 真是大隐隐于市 。 中午 , 我们常去那家吃红烧羊肉面 , 有时吃着抬头一看 , 楼上公司的人也在边上一桌大快朵颐 , 这时候到有些遇到了“识货朋友”般的惺惺相惜 。 那时候的上海可真好 , 午餐的选择特别多 , 丰俭全凭自己 , 想简单点 , 就吃碗馄饨 , 或来份生煎 , 或者冬日里来这么一碗羊肉面 , 那满足能化作美好心情 , 丰润整个下午 。
在冬日吃红烧羊肉面 , 真是说不出的舒爽 。 记得有次跨年 , 我和朋友在外滩看完烟花 , 半夜打不到出租车回家 , 那时候也没有“滴滴” , 只能随着人流不停往前走 , 眼看着一辆辆出租车亮着“空车”向我们迎面而来 , 对沿路一行人的招手示意熟视无睹 。 呼呼冷风吹 , 我们又饿又累 , 还不知道这样走下去何时才能打到车 , 一种绝望从心底升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