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从林海雪原中“爬犁竟比马车快”的怪现象,看东北爬犁民俗史( 三 )


 马车|从林海雪原中“爬犁竟比马车快”的怪现象,看东北爬犁民俗史
文章插图
东北的狗拉爬犁。
赫哲人拉雪橇的狗最少套三四只,多则套几十只,“在莽莽雪原上疾行如飞,日行百多公里,蔚为壮观。”(《百度百科》)。因冬季生存需求的爬犁犬的身价便日益倍增。于是,历史上的赫哲族就有了“狗比马贵”的怪现象。赫哲族也有了“使犬部”的史称。《吉林乡土志》载:“清初,有所谓使犬部者。如今临江等处,每于江上结冰,用狗扒犁。俄境亦有之。其狗皆肥壮而驯,一扒犁以数狗驾之,而头狗价最昂,俄人购者往往一狗值五百羌洋也。”
看来,不仅是赫哲人,即便是清代东北的宁古塔将军府、吉林将军府和黑龙江将军府的官员也知道,冬季冰天雪地的东北三江流域,“爬犁倒比马车快”!也包括俄国人。
 马车|从林海雪原中“爬犁竟比马车快”的怪现象,看东北爬犁民俗史
文章插图
2018年12月25日,游客在体验狗拉雪橇。
★鄂温克和鄂伦春人,自古就使用爬犁鄂温克人,祖祖辈辈生存在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密林之中。“鄂温克”即“居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历史上鄂温克以射猎为业,穿兽皮,住桦皮屋“撮罗子”,饲养驯鹿,冬季使用爬犁和名叫“察纳”的滑雪板,往来于兴安岭山林之中狩猎。
驯鹿,是鄂温克人的“森林之舟”,夏季,他们靠驯鹿拖拽装载着家当的大轱辘车迁移,冬季靠驯鹿拖拽着爬犁在林海雪原中行驶。如果驯鹿是他们的森林之舟,那么驯鹿拉的爬犁则是他们在兴安岭的林海雪原中的“雪原之舟”。因而,历史上把鄂温克人称之为“使鹿部”。在兴安岭采访时,我曾询问鄂温克人,为何冬季不用大轱辘车运载东西?他们会毫不迟疑地告诉你: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夏天用驯鹿和大轱辘车,冬天的雪地里大轱辘车走不动,只能用爬犁。
 马车|从林海雪原中“爬犁竟比马车快”的怪现象,看东北爬犁民俗史
文章插图
鄂温克人的驯鹿拉爬犁。
鄂伦春人冬季也使用滑雪板狩猎,但运输物资主要使用爬犁。他们也如同鄂温克一样,是使用狗拉爬犁和马拉爬犁的东北先祖。他们把爬犁称之为“依日乌里”,夏季渡河用的桦皮船)叫“木罗贝”,运载大批货物的木排叫“特额木”。我在兴安岭采访时,鄂伦春的后人说不知祖上什么时候开始制作爬犁,只知爬犁是祖传下来的冬季最佳交通工具。
看来,无论鄂温克还是鄂伦春,都知道冬季的林海雪原中,“爬犁竟比马车快”的道理。
★满族人冬季惯于使用马拉爬犁满族,是居住东北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冬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拉爬犁。
 马车|从林海雪原中“爬犁竟比马车快”的怪现象,看东北爬犁民俗史
文章插图
林海雪原中的狗爬犁。
据长白山麓松花湖畔的老关东民居博物馆中的老猎人赵老爷子说,满族人世世代代用的马爬犁,就是汉族人闯关东者说的“平爬犁”。
赵老爷子也说不出爬犁究竟是哪一代满族祖宗发明的,他也是从小时候就知道这种爬犁是祖上传下来的冬季交通工具。他说制作爬犁是每个满族山里男人都会的技能——先在森林中砍来大碗口粗,长约四五米长的挺拔的柞树、榆树或者桦树树干两根,作爬犁辕子用,再用大锛子将两根爬犁辕子树干的根部砍出上下两个粗糙的平面,在两根爬犁杆子靠近尾部一尺半左右处,分别凿出宽一寸长二寸的大方孔,再距此孔一米多远处,分别在两根爬犁杆子上凿出两个大方孔,最后分别安装上爬犁腿子,再在两根爬犁杆子的爬犁腿上安装上两根三尺多长碗口粗的横梁,如此,两根修长的爬犁杆子便被两根横梁木结构成一辆爬犁。当然,作为牛马驾辕的两根爬犁杆子,都要修理得越是靠近辕梢越细越薄才好,以便在上面拴结套绳,套上牲口,便于驾驶。
 马车|从林海雪原中“爬犁竟比马车快”的怪现象,看东北爬犁民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