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忘记了寒风凛冽,忘记了酷寒砭骨,忘记了人们传言的松花湖雪道会冻掉人的鼻子、耳朵、脚趾头,甚至能冻死人的教诲。耳畔是马蹄在雪道上轻俏的嘚嘚声,是马脖子上的铜铃儿悦耳的叮咚声,是身下爬犁碾压积雪的轧轧声,是寒风尖厉的呼啸声,是松花湖两岸山林飞快后闪的景观。漫长而寒冷的松花湖雪道上,不时地爆响着一声声长鞭的脆响。一架架马拉爬犁轻巧地往来驱驰着,超越了同向行驶的一辆辆同样小跑着的胶皮轱辘大马车。我开始佩服古人对爬犁的比拟性称呼——“雪原之舟”,这是多么恰当而又浪漫的名字呀!大雪为水,爬犁为舟!雪负载着舟,舟在雪上滑行。从此,我和东北的爬犁结下了不解之缘。
文章插图
戴貉皮帽子的松花湖上的爬犁伙子。
★爬犁,是关东土著民族发明的雪上交通工具屯子里的满族人告诉我,爬犁,满语称为“法喇”。我琢磨着爬犁正是法喇的音译。但许多人则根据它的形状、构造和用途,管它叫扒犁、扒杆、雪橇、冰床、拖床、柁床等等。
我曾查阅过辽金时期被金人流放到吉林舒兰地区的南宋“外交部长”洪皓的《松漠纪闻》,竟然没查到辽金时期女真族使用爬犁的记载。而《清通考》及1913年刊行的魏声苏所撰《吉林地志》说过东北有“使犬部”和“使鹿部”。使犬部,即善于用狗拉爬犁的部落,指生活在乌苏里江地域的赫哲族。使鹿部,则指生活在兴安岭中的善于用驯鹿拉爬犁的鄂温克族。《吉林地志》还说满清未兴之前,生活在东海三部之东北与窝集部连接处,就有使犬部和使鹿部,后来被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这两部都编入了满族八旗。由此说明大清以前的女真人便开始使用爬犁了。
文章插图
在历史古籍上查阅爬犁的踪影。
刊于乾隆三十六年即1771年的清代阮葵生的笔记小说《茶余客话》,记载了东北有关爬犁的知识。乾隆皇帝也曾写过爬犁的诗:“服牛乘马取诸随,利器殊方未可移。似榻似车行以便,曰冰曰雪用皆宜。孤篷虽逊风帆疾,峻坂无愁衔橛危。太液拖床龙凤饰,椎轮大辂此堪思。”这说明250多年前,能够如车辆舟船一样载人载物的东北的爬犁,已经正式进入文人们的视野。
前清阮葵生《茶余客话》载:“法喇,似车无轮,似榻无足。覆席如龛,引绳如御。利行冰雪中,俗呼扒犁。以其底平似犁,盖土人为汉语耳。”这是从外形和特点上加以描述爬犁。《黑龙江志稿》则说:“制如冰床,而不拖铁条,屈木为辕,似露车座低,傍轮前有轭而高,驾以牛或马,走冰上如飞。亦可施帷幕衾绸以御寒。”这则是从构造和用途上加以描述爬犁。
文章插图
雪原上行驶的牛爬犁。程英铁摄影
★“使犬部”的赫哲人,中国历史记载最早使用“狗爬犁”赫哲人,历史上一直生活在松花江下游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世代居住地窨子撮罗子窝棚,以捕鱼和捕貂等狩猎活动为生。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郭颂的《乌苏里江船歌》,就是专门歌唱赫哲人进入社会主义后快乐的捕鱼生活的。过去,由于生产方式落后,赫哲人吃的是鱼肉、兽肉,穿的是鱼皮、兽皮。穿兽皮衣,人们不稀奇。因为至今皮革衣服依然流行于世。但用大鱼的皮缝制衣服,却是赫哲人的独创和传统。因而,清代历史上的赫哲族又被称为“鱼皮部”。到了冬季,大雪遍野,江河封冻时,赫哲人再不能驾驶桦皮舟,纵横于江河之中,于是,他们发明了狗拉爬犁。就如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北美阿拉斯加犬,拖拽着雪橇在雪地奔驰一样——中国清代的的赫哲人用猎犬拖着爬犁,在封冻的江湖上纵横往来,用它作为交通工具捕貂狩猎,用它作为交通工具凿冰捕鱼,也用它满载猎获品,和其他民族的人进行“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易。史书记载,清朝时为了冬季讯息的通畅,还特别在江河之旁设立“狗驿站”。
- 揭秘梁山领导管理体系中的“四驾马车”
- 千年古墓出现13米盗洞,挖出6辆马车,专家:这是“劳斯莱斯”
- 林海雪原|历史上真实的座山雕是怎么死的远没电影激烈,但更可歌可泣
- 爬犁|串坡的“爬犁蹿箭”,是长白林海木帮生涯中最危险的工作
- 民俗|古代也有“春运”:步行、船运和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