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农耕文化展 在一锄一具中体验劳动之美

引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每个中国人从小便耳熟能详的古诗。一粒种子要经历怎么的培育才能变成口中的粮食呢?日前,正值重庆市各中小学积极开展“文明就餐,杜绝浪费”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这期农耕文化展,让我们一起从一粒粒粮食中感受劳动的魅力吧。
健康中国科普行动——粮食的故事
 农耕|农耕文化展 在一锄一具中体验劳动之美
文章插图
时间:2020年9月29日——12月28日
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3楼临展厅C
费用:免费(研学项目除外)
正在中国三峡博物馆3楼临展厅展览的“健康中国科普行动——粮食的故事”,吸引了不少家庭周末前去看展。展览以“粮食”为主题,集科普知识、教育研学、艺术陶冶、劳动互动四位一体,通过绘本、雕塑、农耕生活的互动体验展现粮食完整的生长和加工过程,加强节约粮食的宣传教育。
在这里,可以看到5300年前神奇的稻谷种子、看到汉代先民的劳动场景《收获》与《舂米箕扬》的故事。还有“耕一耕田”“背一背谷”“剥一剥玉米”“筛一筛豆子”“推一推石磨”“摇一摇风车”等诸多劳动体验。品2000年前农耕生态与劳动智慧的记录、忆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生态记忆,一起去感受粮食的生长之美,劳动中的趣味和智慧吧!
寻根||巴渝农耕文化
 农耕|农耕文化展 在一锄一具中体验劳动之美
文章插图
时间:长期展出
地点:重庆北碚区蔡家岗镇天印村
费用:免费
位于北碚区蔡家岗镇天印村的“寻根||巴渝农耕文化”主题展,是重庆市许多学校带领学生体验巴渝农耕文化的研学基地之一,占地约十亩,由农业生活馆、农业生产馆、民俗竹器馆三部分组成,为退休老教师刘映升先生筹建。
在这里,约2000平米的室内展厅和室外展场,摆满了上千件、几百种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民俗器具、石具、木具、竹具、铁器等,展示着当时的耕作技术和民风民俗。身处其中,从小在发达科技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们,能深深地感受农耕时代辛勤耕作的艰难,一餐一饭是如何来之不易,从心底对土地、粮食产生敬畏之心。
end
本文选自《新家长报》635-636期
农耕|农耕文化展 在一锄一具中体验劳动之美】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新家长报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新家长报。本公众号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新家长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