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方寸华章:篆刻艺术的起源与流变( 三 )


清末篆刻大师吴昌硕一手石鼓文写得极好,彼时由于石鼓文早已不具备实用价值,很多士人都未曾习过,因而许多学者都对他尊敬有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吴昌硕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曾有一张民国初年上海滩遗老的合影。相片中有100来号人,吴昌硕站在一个十分边缘的角落。与他臻于化境的艺术造诣相比,这一位置是十分尴尬而无奈的。
制约篆刻艺术走向大众的第三个原因,在于许多人的畏难心理和隔阂感。篆刻艺术以书法为基础,可以看作是从毛笔写字到铁笔写字的转变。对书法基础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的畏难心理,制约了当代篆刻艺术的大众普及,造成了“曲高和寡”的局面。然而,篆刻家的篆刻造诣与书法水平并非线性对应关系,在印稿形成中也没有书法那般对控笔能力的较高要求。与书法相比,起篆刻底稿无需一气呵成,也允许修改笔画。总而言之,篆刻艺术对于书法的操作要求比单纯的书法艺术要低得多,加之篆刻艺术作为传统在中国被广泛认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格调,其在大众普及方面仍有许多可以挖掘的潜力。
四、从小众走向大众
一般而言,印章具有两大属性:一为象征身份地位的功能性,二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性和创造性。自秦汉至民国,官印的文字隶属篆书体系,形态优美,既有鉴定等级、身份之用,又兼具艺术审美之效,因此功能性与艺术性紧密结合。1949年以后,公章采用楷书字体,强化其标准化与法律性,弱化其创造性与艺术性,印章的审美艺术性与身份功能性逐渐分离;同时在许多场合,象征身份的私章依旧具有法律效力。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手写签名慢慢地取代了私章,私章的功能性在法律层面不复存在,印章也就转而成为一种纯粹的艺术创作,为更多不受拘束的艺术探索提供了空间。
 方寸|方寸华章:篆刻艺术的起源与流变
文章插图
▲汉吕后印信/图源:网络
篆刻艺术如何从小众走向大众,是一代又一代篆刻人苦苦探索的难题。张伟然提出,当今机器刻印的流行,可以极大地推动篆刻艺术的普及。
较之以往,当代篆刻艺术更注重印稿设计环节中对书法的审美能力。印稿设计完成后,可以借由刻印机器刻出初稿。这大致相当于传统的“去底”工序,在此基础上,再对线条加以人工修整,这样,人机结合的制印方式,便使得篆刻走向大众具有了可能,大大开拓了篆刻这一传统艺术的发展空间。目前,复旦大众印社已经计划引入这类刻印机器,方便推出更多精美的篆刻作品。
文创产品和肖像篆刻,是现代篆刻艺术发展的两大新方向。其中,篆刻文创产品的发展前景尤为广阔。坐落在杭州的西泠印社就推出了许多精巧的文创产品,将篆刻文化融入到书签、纸胶、帆布包等日常生活用品之中,图案古朴,造型精美,销量可观。在复旦大学内,篆刻文创同样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从大众印社的篆刻活动,到今年中秋光华大道的主题灯展,篆刻艺术正逐步走进大众的视野,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谈及大众印社的文创产品,张伟然为社员们提供了两个新思路:其一是私人定制的专属印章,其二是巧妙融入了篆刻元素的创意摆件。
 方寸|方寸华章:篆刻艺术的起源与流变
文章插图
▲西泠印社纸胶带/图源:网络
肖像篆刻是篆刻领域的新生事物,但操作起来却比传统的文字篆刻要难上许多。刻好肖像印,首要前提是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由于印材的面积有限,刻在上面的肖像无法同普通的人物画像一般注重细节,但又必须要将人物脸型的基本特征勾画出来。同时,除了画功,篆刻的章法与刀法也不容忽视。由于肖像篆刻要求较高,因而这一领域的名家可谓凤毛麟角。西泠名家张耕源专攻肖像印,他的作品既沿袭了秦汉肖形印的传统,又广泛吸收了西洋素描、版画、漫画的技法,中西合壁,令人叹为观止。张伟然满怀希冀地说,日后倘若能有更多热爱篆刻的年轻人加入其中,创作出更多新颖的作品,中国的篆刻艺术必然“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最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