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方寸华章:篆刻艺术的起源与流变

原创 喜欢篆刻艺术的 复旦青年【 方寸|方寸华章:篆刻艺术的起源与流变】刀走凌云志,字形流云姿。篆刻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在时间的长河中起起落落。从铜印时代到石印时代,从鲜有问津到风头初绽,从附庸书画到日趋独立,篆刻艺术的发展如涓滴汇海,一路奔来。在篆刻艺术日渐进入大众视野的今天,复旦青年特邀西泠印社社员张伟然教授带领我们回顾篆刻艺术的起源与流变,为我们展现方寸之间的万千气象。
张伟然
西泠印社社员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复旦大学大众印社指导老师
复旦大学通识课程《篆刻学概论》授课教师
复旦青年采访人员 陈佳月 程于聪 周渝芝 采访
复旦青年采访人员 陈佳月 程于聪 周渝芝 撰稿
复旦青年采访人员 顾然 编辑
一、材料革新,自立门户
大体观之,中国篆刻艺术发展史以材料为据、元明为界划分为两大阶段。正是得益于材料的改进,篆刻艺术在明代中叶自立门户,从此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在艺坛受到关注。
宋元以前,篆刻还不足以成“学”,只得算作一门玺印技术,操作工艺可分两种:一种是在范母上书写、用铜水浇铸后稍作修改,一种是铜铸印胚完成后直接刻字其上。当时篆刻的材料以铜为主,其质坚硬,非能工巧匠不能为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没有能力参与玺印制作。宋元时期,篆刻材料发生了从铜铸玺印向石刻印章的转变,以米芾为首的一批文人便渐渐对玺印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开始根据自己的审美和理解去设计印面,再请工匠铸刻。
元代以降,篆刻正式进入石印时代。彼时官印沿袭传统,以铜印为主,而坊间的文人治印则开始大范围地采用硬度较小的石头。根据清人的传说,元人王冕和明人文彭是推动以石治印的两大先驱。事实上,石刻玺印在秦汉时期就已出现,从大量的出土墓葬来看,石刻玺印在当时是一种陪葬冥器,用以标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自元代起,石印得见天日,逐渐从地下世界中的非实用品变身为文人生活中的实用艺术品。
 方寸|方寸华章:篆刻艺术的起源与流变
文章插图
▲明代青田石,上刻“丁丑进士” /图源:西泠印社
二、文人参豫,风头日盛
相传,宋代书法家米芾开创了自行设计印稿的先例。他对篆刻创作的介入停留在字体设计层面,具体的刻制则交由专业的工匠完行。因此,米芾的私印风格大体合于当时工匠制印的主流,不过印章上的字体则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展现出书法大家的艺术追求。元朝书法家赵孟頫的几方斋室印,即他取自己所居的松雪斋之名而镌刻成的印章,亦是他自行写就印稿后由工匠刻成。有了这些艺术素养较高,在当时即富有盛名的文人的参与,篆刻在艺术高度和成品格调上从此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代的金石学家吾丘衍,不仅治印不为成法所囿,风格圆润秀劲,还撰写了我国最早研究印学理论的著述《三十五举》,系统阐述了篆隶演变及篆刻知识,被称为“起八代之衰”的印学奠基人,填补了篆刻艺术在理论上的空缺。
 方寸|方寸华章:篆刻艺术的起源与流变
文章插图
▲《三十五举》书影/图源:雅昌拍卖
至此,文人参与篆刻创作初开风气。此后经由一代代文人篆刻家在艺术创作实践上的探索,自明清时期开始,文人更多地参与到原本由工匠进行的治印过程中,篆刻至此风头日盛。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便是文徵明的长子文彭。他主要以青田石独立制印,吸引了众多文人、书法家和画家参与到篆刻创作中,在清代便被尊为我国篆刻艺术的开山鼻祖,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篆刻艺术全面进入以文士为主体,个人特色鲜明,名家辈出的石印时代。
 方寸|方寸华章:篆刻艺术的起源与流变
文章插图
▲明代文彭 “琴罢倚松玩鹤”印/图源:西泠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