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方寸华章:篆刻艺术的起源与流变( 二 )


文人印与传统的工人印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传统工匠不过将刻印当作谋生的手段,往往不识篆书,刻印时也只是依葫芦画瓢,无法表现出书法的独特韵味。而文人们对书法笔意有着深入的了解,在刻印时能够随心而动,寄情抒怀,大大提升了印章的审美功能与艺术价值。
至清朝中叶,篆刻史上的两个主要流派初步形成。其一是以钱塘人氏丁敬开创的浙派,以“短刀碎切”为主要技法,印章苍古质劲,金石感明显。其二是由邓石如开创的皖派,以“冲刀”为主要技法,线条流畅圆润,风格凝练,笔意潇洒。
篆刻艺术发展至清末,愈加注重个人特色,在风格上多有创新。在晚清篆刻名家中,最著名的便是赵之谦、黄士陵和吴昌硕。赵之谦出入浙、皖两派,又首创阳文入款,自成风格;黄士陵广采三代吉文字入印,印面光洁,对文人雅士影响很大;而三人中最负盛名的吴昌硕则担任了杭州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被时人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
 方寸|方寸华章:篆刻艺术的起源与流变
文章插图
▲吴昌硕·自刻自用田黄印/图源:西泠印社
文人介入程度的加深,使得篆刻艺术渐渐脱离了纯工具性的工艺品特征,其整体发展过程呈现出自由度和艺术性不断增加,个人风格特质和艺术表现力的发挥空间不断拓展的倾向。
三、民国前的小众艺术
谈及篆刻艺术在艺坛的地位,张伟然认为,民国以前,篆刻艺术尽管早已自成一家,且风头日盛,但始终属于小众艺术,远远不及书画艺术习者众多,门庭显赫,甚至从某种程度而言,篆刻艺术始终依附于书画艺术,无法实现纯粹的独立。基于此,张提出了 “上下游艺术”的概念。就发生学而言,书法、绘画、篆刻便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上下游艺术”。书法处于最“上游”,它是绘画和篆刻艺术的审美欣赏基础,直接为篆刻艺术提供了养分,故而篆刻亦被人称为“用铁笔创作的书法”;绘画处于“中游”,它同样为篆刻提供了审美借鉴和创新灵感(如图画章等);如此一来,篆刻艺术便只能处于“下游”。不过,这门“处于最下游的艺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理解为“最高级的”,因为想要精通篆刻艺术,不仅需要卓越的书法理解力,还要有绘画鉴赏力的加持。书法和绘画都是篆刻艺术必不可少的基础。
 方寸|方寸华章:篆刻艺术的起源与流变
文章插图
▲书画印 虎溪三笑/图源: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在张伟然看来,篆刻艺术之所以属于小众艺术,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源于其深厚的意蕴和繁复的技术。整体而言,篆刻是艺术、学术、技术的三者结合。“艺术”要求创作者拥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对书画有着一定程度的理解力与鉴赏力。“学术”就是用字、格式都要讲究精准、得体,它需要创作者对文字学和玺印史知识有着丰富的了解,尤其是篆书-繁体字-简化字的发生源流与演变细节。“技术”是伴随着练习量的累积而形成的“肌肉记忆”。技术可分为核心技术与周边技术,核心技术指的是娴熟的刀法,周边技术包括磨刀、磨石、选纸、钤印、选泥、拓款、集谱编屏展示等等。磨刀一技,现在由于硬质合金刀的问世可以不作考虑。磨石,即把印面磨平,是篆刻必需的准备工作,初学者须经过反复练习才能磨出理想的效果。钤印同样是一项需要反复练习的技术,创作者不仅需熟知不同纸张(如竹纸、宣纸、皮纸等)的厚薄、质地、吸水性等特点,还要学会选择颜色、干湿都较为适宜的印泥,更要把握盖印的手法、力度以使印蜕忠实于印面。拓边款、制印谱更是需要高超的技术。市面上优质的原拓印谱价格高昂,名家的印谱售价往往高达数万元。
 方寸|方寸华章:篆刻艺术的起源与流变
文章插图
▲篆刻用具/图源:大众印社公众号
篆刻艺术较为小众的第二个原因,源自古时篆刻艺术家社会地位的低下。汉代以降,篆书便逐渐退出了实用范围,加之古代制印匠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大大制约了篆刻艺术的普及。尽管明代以后篆刻家的地位有所提升,但仍无法同书画家相提并论。清朝篆刻家邓石如,因为写得一手好篆隶,又刻得一手好印,很受世人尊敬。但这样的尊敬仅是出于世人对一位能工巧匠的敬佩,邓石如的社会地位实际上极其有限。被称为“印中杜甫”的赵之谦,虽然在印学界地位极高,但在中年入仕之后,也就不再操刀刻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