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凡人修仙传》:把儒家“仁、义、礼”踩在脚下,用力践踏(3)( 二 )


所以根据自然法则,从逻辑上讲,儒家提倡的“仁”本身就是狗屁不通。
人类社会其实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人的身上,依然存在着许多动物的特征。在人的天性中,自私是天生的,怎么可能“爱别人胜过爱自己,爱父母胜过爱子女”?
所以儒家提倡的“仁”,完全是孔夫子的美好愿望,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之所以在历史上会成为传统主流思想,被一再提倡,只是因为统治者寄希望以此使读书人成为酸儒,把狮子改造成绵羊,便于驾驭。
 用力|《凡人修仙传》:把儒家“仁、义、礼”踩在脚下,用力践踏(3)
文章插图
其次,天地法则中没有是非一说。老子认为,矛盾的事物其实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恶,哪有善?没有丑,哪有美?你想绝对分清善恶、是非、对错,是不可能的,天地间根本就没有这种标准。所谓的是非标准,其实是人定的,里头大有问题,实际上执行的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那一套,为什么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就是这个道理。谁是正义的,谁是邪恶的,其实都是赢的人说了算。〖《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比如唐朝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了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兄弟间自相残杀,肯定不能说它对吧。但你看《隋唐演义》中,硬把李建成、李元吉说成阴险小人,李世民杀兄之举,就变成了“大义灭亲”,就符合了儒家的道德标准,而在很多史书中记载,其实李建成是一个很不错的人。这样的做法,只能说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又比如《九鼎记》最近一章《一饮一啄》中,明明是滕青山想抓董哲紫来换取自己需要的石刻,番茄偏偏要编出一个董哲紫残暴不仁的理由,来显示主角行为的正义。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历史上有多少人物,被泼上污水,无法清白?历史上有多少事件,被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所有这些,都源自于儒家的“义”,源自于人为的是非、对错、善恶标准,源自于儒家道德观。
 用力|《凡人修仙传》:把儒家“仁、义、礼”踩在脚下,用力践踏(3)
文章插图
再次,天地法则中也没有什么尊卑之分。儒家非要搞出一大堆的标准,说这个是高贵的、那个是卑贱的;这个是要尊敬的,那个是可以藐视的。其实你搞出来的这些东西,谁信哪?陈胜吴广早就喊出了“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儒家的“礼”,以律法的形式强制推广,所以大家不得不遵守。其实真正的明白人,谁也没把它当回事,最后执行的,还是“拳头大是哥哥”这一套。
儒家的道德标准,要求人们做到“仁、义、礼”,但按照人的天性,很少人愿意这样做,实际上也根本做不到。怎么办呢?所以很多人开始说一套,做一套,假仁假义,虚伪之风泛滥,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男盗女娼。所以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历史发展的事实,被他不幸言中。
《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就是典型的例子。人称“君子剑”的岳先生,表面文章可谓是滴水不漏,以至于在他身边朝夕相处的令狐冲,都一直相信他是个正人君子。而骨子里这人是个什么货色,想必不用贫道多说。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岳不群这样的货,道友们可以自己去算。但依贫道看来,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岳不群的影子,因为传统的儒家道德标准,定得根本不切实际,我们做不到,又不想被人说“不仁不义”,只好装。
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叫“装B”,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装B”成风之后,每个人脸上都戴着面具,社会风气就糜烂至斯。
贫道宁愿喜欢凡人中的“真小人”,不愿意看到岳不群这样不男不女的“伪君子”,那实在让人恶心。
用力|《凡人修仙传》:把儒家“仁、义、礼”踩在脚下,用力践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