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你只看到了勾践的隐忍,却忘记了他也是一代王( 二 )


文章插图
为了不把人性说得过于丑陋,我就只针对性地上述三点作一个简单的人性剖析吧:
越王勾践|你只看到了勾践的隐忍,却忘记了他也是一代王】第一点其实讲的就是一个“分享”的概念。人最难和人分享的东西是什么?绝对是自己在乎的东西,比如我们的财富、地位、感情!最愿意和人分享的东西是什么?是那些自己根本不在乎的东西或者自己在乎但还不曾拥有的东西。“苟富贵,勿相忘”这样的承诺,重点就在于一个“苟”字上,因为这是一个人没有富贵时做出的承诺,是不能被当真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去过于相信那些纯真的誓言,纯真的誓言只有变成现实才显得美好。婚姻誓言中的第一句为什么是“无论贫穷与富贵”,这是有道理的。所以,奉劝大家多把对人世间“有色眼镜”怨恨的精力转移到对生活中“善始善终”的感恩上去吧!勾践是一个坚定的复仇者,一个心里长期装满仇恨的人是不会真正感恩的,他追求的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快感,权力和地位恰恰是他最在乎的东西,所以,压根就不能指望这样的人会和你分享荣华富贵。
 越王勾践|你只看到了勾践的隐忍,却忘记了他也是一代王
文章插图
第二点其实讲的就是一个“面子”的问题。我们这个社会时时刻刻都在讲要追求内心安宁,要做到波澜不惊,但是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好面子的。不在乎面子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生活的困境让他没办法讲面子;一种是真正内心富足,面子无处不在的人。这两种极端的人中间,都是为了面子、虚荣而蝇营狗苟的人。所以,我们都喜欢宣扬自己的高尚、掩盖自己的丑陋;都喜欢炫耀自己的富足、遗忘自己的贫穷;都喜欢装扮自己的见识、忽略自己的短见……大多数穿新衣服的人是为了美给别人看的,大多数人想隐瞒自己伤痛的人也并不是因为真正遗忘。勾践一旦从一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失败者华丽转身成了一个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霸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强迫自己和别人“遗忘”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典型的暴发户逻辑。
 越王勾践|你只看到了勾践的隐忍,却忘记了他也是一代王
文章插图
第三点其实讲的就是一个“利害”的方式。这一点虽然跟每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勾践就是一个生性薄凉的人。但是从社会和人性的普遍层面来看,这是人性之中的“趋利避害”天性。随便举几个例子吧,唐朝李世民那一家子,为什么在一统天下之前,能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到要过好日子的时候,就非得你死我活?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个草创公司的合伙人或者同事关系是不是比一个上市公司的合伙人或同事关系更融洽、更有凝聚力?勾践在“卧薪尝胆”的时候,他需要范蠡和文种来陪伴、帮助他奔赴梦想,而文种和范蠡也需要通过他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他们有共同的利益关系。但是,当勾践真正成为了霸主,他们原本的利益关系变成了一种矛盾冲突。勾践认为杀了他们是最直接有效的平衡“利害关系”方式。
综上所述,其实深谙人性的人对于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和范蠡这个问题,是会一点也不奇怪的。
为什么文种必死范蠡能活?
 越王勾践|你只看到了勾践的隐忍,却忘记了他也是一代王
文章插图
范蠡和文种都是因为在楚国得不到重用,才投奔越王勾践的。他们通过几十年的隐忍与谋划、坚韧与奋发,最后帮助勾践反败为胜、一举成名。可以说,勾践的逆袭不仅仅是勾践和越国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更是文种和范蠡的自我证明。事实证明,他们不光是所谓的聪明人,还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但是,两个同样聪明又才能的人,为什么最后会命运迥异呢?为什么会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归宿呢?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两个人对于人性的理解和把握不同,也是两个人在“大智慧”的认知上的差距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