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君|张曼君:演戏导戏都很难都很苦,要返回源头返回民间打造舞台美感

原创 郦亮 生活周刊 收录于话题#上海访谈27个
 张曼君|张曼君:演戏导戏都很难都很苦,要返回源头返回民间打造舞台美感
文章插图
张曼君
1953年生于江西赣州,戏曲导演、表演艺术家,创作50余部舞台作品,是当代戏曲界十分难得的集编导演于一体的艺术家。她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导演奖、国家精品剧目奖等。
张曼君执导的作品主要有采茶歌舞剧《山歌情》《八子参军》,湖北花鼓《十二月等郎》,京剧《马前泼水》《水上灯》,昆曲《一片桃花红》,越剧《梅龙镇》,河北梆子《晚雪》,歌剧《杨贵妃》,川剧《欲海狂潮》,湘剧《李贞回乡》,晋剧《大红灯笼高高挂》,黄梅戏《妹娃要过河》,秦腔《花儿声声》等。
她导演艺术的最大特点是立足戏曲、借鉴话剧、重视传统、追求创新、手法丰富,作品热烈奔放、柔情加激情,并富于时代气息。近年来,张曼君的执导理念以“张曼君现象”被人热议,核心就是在“歌舞演故事”的原则下进行艺术探索。她提出“退一步”的说法,说的是退到戏曲剧种的纯正性,退到源头中、生活中、民间去,给剧种赋予新的形态,让现代性的生活状态表演在举手投足之间,形成现代舞台可以形成的美感。
在今天的戏曲界,张曼君应该是独一无二的。现在她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以著名戏曲导演的身份出现,以至于人们都知道“导演张曼君”,越来越少的人知道,还有一个“演员张曼君”和“编剧张曼君”。张曼君可算是戏曲界“演而优则导”和“演而优则写”的代表。她被自己辉煌的执导成绩所渐渐遮掩的演员和编剧的经历,恰恰是她之所以成为今日张曼君的根本和铺垫。没有“演员张曼君”也就不会有“导演张曼君”,这基本上是一个共识。
直到今天,当年采茶戏的角色,依然在滋养着张曼君,她把舞台上的经验浓缩起来,使之成为放之各剧种而皆准的“秘笈”。不过在与张曼君的交谈中,采访人员也明显地感到这位女导演并不觉得自己的经历可以复制,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沧海桑田,环境皆已改变。所以张曼君也在探索一条符合今日秩序的戏曲导演培养之路,这是关系到戏曲事业未来的大事,张曼君一刻也不敢耽误。
本期焦点人物 张曼君
青年报采访人员 郦亮
 张曼君|张曼君:演戏导戏都很难都很苦,要返回源头返回民间打造舞台美感
文章插图
 张曼君|张曼君:演戏导戏都很难都很苦,要返回源头返回民间打造舞台美感
文章插图
我在舞台上的经历是无法想象的,
尽管非常辛苦,
经验就是从那里积累出来的。
生活周刊:谈谈您的艺术生涯的起点吧。现在您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位成功的戏曲导演,其实您的艺术之路从做一名赣南采茶戏演员开始,您当初是如何入行的?
张曼君:那是年代久远的事了。我一开始在江西上饶县剧团待着,那里离采茶戏的发源地赣南很遥远。我在那里经历了很多坎坷,不过我的确是从那里开始了真正的演员的生活。那是1969年下半年,我成为了一个歌剧独唱演员,演小歌剧,很快被认可并扬名,从此就在那里待了10多年。
待在剧院的好处是,那里没有正式师承,剧院老师们都是当时一些专业的有才能的人,他们是从各个大院团下放到了县城。当时我受到胡松华老师的系统的艺术教育,他首唱的《赞歌》随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久传海内外。他当时因为一些原因在县城下放到文工团。同时,剧团里还有一些省里的话剧演员,还有中文老师等。他们会让我们做角色自传、剧本分析,逼迫我们一定要学文字的东西。那时候看书要去封存的图书馆,从外面爬进去找一些书看,我看了莎士比亚,还看了国外诸多翻译文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成长起来。我所学到的演出经验特别是在舞台上的经验,是无法想象的,我积攒了丰富的演出经验,除了演出,还兼主持报幕,长年累月在演出,把好几十个公社几乎走遍了。尽管非常辛苦,但是经验是从那里积累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