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人|史学大家陈垣曾住在米粮库胡同,与胡适交往颇深,他还是两所大学的掌门人( 三 )


米粮库胡同东侧路北有一处大宅院,这是北京史地学家陈宗蕃(1879-1954)的故居。陈宗蕃于光绪三十年(1904)考中进士,光绪末年官费留学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学法政、经济,毕业回国后在邮传部任职。辛亥革命后曾任国务院参事、中华懋业银行北京行经理、北平市参议员等职。
1923年,陈宗蕃在米粮库东口路北置地十余亩,自行设计,建成一座花园式住宅,取名“淑园”。淑园的东墙是一段高大的黄瓦红墙,即内皇城墙。因为在1927年,当时的内务部要拆卖这段皇城墙,陈宗蕃出资买下,这段内皇城墙因此得以保留至今。在淑园居住期间,陈宗蕃完成了最重要的著作:《燕都丛考》。它是研究北京历史地理的专著,此书参考了大量资料,仅引用书籍就达205种,陈宗蕃还亲自踏勘、调查,因而所述真实可靠,是研究近代北京历史地理的一部重要著作,近些年还一再重印。
陈垣1932年8月搬至陈宗蕃这座宅子里,借住在淑园南房,另一位著名学者傅斯年1930年至1933年借住淑园北房。差不多同一时期,胡适住在米粮库胡同4号。在胡同的3号院中还住着新婚不久,从国外归来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这条胡同一时间名人荟萃。
胡适比陈垣稍早,约于1930年底住进米粮库4号,而且一住7年,是胡适在北京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处住宅。
陈垣与胡适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初就相识了。1922年2月10日,胡适曾在陈垣创办的平民中学发表演说,题目为“学生与社会”。胡适还为该校创作校歌,歌词发表在《新青年》9卷6号上(1922年7月)。1922年3月,北大《国学季刊》编辑部成立,胡适任编辑部主任。1923年1月,《国学季刊》第一卷第一号正式出版,胡适在创刊号上发表了《发刊宣言》,同时在创刊号上,发表了陈垣的《火祅教入中国考》。此后在《国学季刊》第二号、第三号、第四号上连续有陈垣的学术文章发表,成为《国学季刊》的主要撰稿人之一。这段学术交往,使两人建立了长期的友谊。
两人先后住进米粮库胡同后,交往的机会增多。但有意思的是,这段时间两人通信也很频繁,或许两人都是学者,认为通过文字探讨问题更为顺畅吧。仅1933年4月1日至10日的十天中,两人围绕《四十二经》的问题,往来信件就达8封之多,这是一场有关方法论的生动有趣的辩论。经过反复精彩的辩论,两人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未能一致的地方,经过辩论不断补充论据,使各自的观点也更加严密。在此前后,两人还就语言学、校勘学等问题通信研讨。
1937年,陈宗蕃将宅院卖掉,迁居地安门内大街路东的北月牙胡同,米粮库胡同的这座宅院后来被改建为“清源医院”。1937年“七七事件”爆发当天,陈垣搬至南官坊口胡同20号(1965年改名为南官房胡同)。胡适也于第二天南下,后又去美国。两人天各一方,但通信联系并没有中断。
陈垣只在南官坊口住了十四个月,于1938年9月底搬到了李广桥西街,即现在的柳荫街。在这里居住不到一年,陈垣终于买了一所房子,结束了频繁搬家的状况。
住兴华胡同 拒绝与日伪合作
 掌门人|史学大家陈垣曾住在米粮库胡同,与胡适交往颇深,他还是两所大学的掌门人
文章插图
兴华胡同陈垣故居
1939年7月16日,陈垣搬入他购买的兴化寺五号院,此后再未搬家,直至逝世。在这个小院中住了32年,是他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居所。
兴化寺街在地安门西大街以北,西起德胜门内大街,东至龙头井街,旧时因街中有兴化寺而得名。1965年整顿地名时按谐音改称兴华胡同。现在的陈垣故居是兴华胡同13号。
关于这座故居,陈垣的孙媳曾庆瑛在《陈垣和家人》一书中有过描述,这座院子东临什刹海,西距嘉兴寺不远,南行马路对面就是北海后门。院子门前原有一对石狮。进入大门,影壁迎面而立。向左行,就步入这两进院落的前院。院子的东西厢房各三间,西厢房就是陈垣的书库。他四万多册藏书,大都是线装书,整齐地码在书箱上,书箱则放在书架上,书架一排又一排,因为书太多,两排书架之间的空间很窄,陈垣戏称为“胡同”。他对自己的藏书非常熟悉,有时要查某书,会让助手到“第几胡同”的第几架第几箱去取,从来没有出错过。北屋有五间,正中的堂屋,是陈垣的工作室,有时也做会见客人的地方。室中有一块匾额高悬室中,匾上四个大字为“励耘书屋”。题字者正是英敛之。励耘是陈垣父亲陈维启的号,陈垣将自己的书斋取名“励耘书屋”,一是表达对父亲的怀念,同时也是勉励自己要努力在学术上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