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人|史学大家陈垣曾住在米粮库胡同,与胡适交往颇深,他还是两所大学的掌门人( 二 )


在投身教育时,陈垣并未放松自己在学术上的追求。这一时期,英敛之(1867-1926)对他的帮助极大。1917年春,陈垣准备写一部中国基督教史,他到处搜集明末有关中国基督教的文献书籍。后来他通过英敛之的《言善录》一书,知道英敛之藏有很多明末中国基督教的书籍,陈垣便前去借阅,从而认识了对他的一生有重要意义的师友:英敛之。
英敛之是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天主教领袖、教育家和慈善家。英敛之一生办了几件大事,影响深远。其一是1901年他在天津筹办《大公报》,次年6月创刊,英敛之担任总经理前后达10年之久。英敛之经常亲自撰写评论,讥讽时弊,伸张正义。《大公报》还屡次倡导社会公益活动。1907年江南水灾,《大公报》发起募捐,筹银11469两,全部赈济灾区。
1912年英敛之辞职返京,退隐香山,办了第二件大事,即办慈善事业。他先后任慈幼局长,主持收养受水灾儿童的各项救济工作,参与香山慈幼院的筹建与领导工作。1919年,英敛之筹办辅仁大学,他租用涛贝勒府作为校址,成立辅仁大学预科:辅仁社,英敛之任社长。在他的辛勤操办下,辅仁大学预科顺利开学。
当时,西安门大街路北103号一座临街的二层小楼,是英敛之购买的一处房产,楼上原悬挂着一块很有意思的横匾:“且住为佳”。这是英敛之为自己的住所题的名,并亲自撰写了《且楼记》。小楼上下各三间房,二层为英敛之的书房兼工作室。三间房藏满书籍。楼下两侧为卧室,中间是会客室兼餐厅。
陈垣慕名而来,英敛之得知他准备研究中国基督教史,非常热情。英敛之将自己所藏的相关书籍资料供陈垣研读,还把辅仁社正在探讨的问题提出来与陈垣一起探讨。其中问题之一就是元代“也里可温”考,这也正是陈垣极感兴趣并正在探究的题目。
在《元史》中,多次出现“也里可温”这个词。但它究竟是什么意思,五六百年来无人知晓,也无人探究。直到清道光年间才有人指出这个词可能是指基督教。光绪年间,状元洪钧根据瑞典人多桑的《蒙古史》指出,蒙古人称基督教为也里可温是仿效阿拉伯人。但他们都语焉不详,更没有进一步的考证。陈垣研读了丰富的有关问题的史料,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写出《元也里可温考》。论文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中日史学界的重视,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广泛赞誉。
此后,厚积薄发的陈垣不断有史学论文、学术专著发表,他逐渐脱离政界,全身心地投入学术研究和教育中。后来,陈垣在宗教史、元史、中西交通史、历史文献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开创性成果。
陈垣和英敛之的关系日益密切,他们常在一起研讨宗教、慈善和教育等诸多问题。1917年后英敛之常住“且楼”,几年后,陈垣也搬到了西安门大街。两人住得更近了,交往也更加方便,陈垣成了“且楼”的常客。英敛之一开始就很欣赏陈垣的学识和才华,接触久了,他更赏识陈垣的人品和见解,他甚至决定将自己创办的辅仁大学交给陈垣。1926年1月,英敛之病逝于“且楼”。受英敛之生前的托付,陈垣出任辅仁大学校长。陈垣也不负重托,为辅仁大学发展竭尽心力。上世纪80年代末,“且楼”保存完好,但现在已经过翻建,是一处银行营业用房。
英敛之逝世后,陈垣于1927年初搬到翊教寺街(现育新胡同),创办了翊教女子中学。在此居住期间,陈垣除担任辅仁大学校长外,还担任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委员长、北平师范大学史学系主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1929年他又搬到了丰盛胡同18号。
 掌门人|史学大家陈垣曾住在米粮库胡同,与胡适交往颇深,他还是两所大学的掌门人
文章插图
1937年陈垣与胡适
住米粮库胡同
与胡适交往颇深
1932年8月,陈垣搬到了地安门内大街米粮库1号。地安门内大街北起地安门西大街,南至景山后街,因位于地安门内而得名。明代时这里是内宫衙署,大街西侧是内宫监,东侧是尚衣监、司礼监、巾帽局、针工局、安乐堂等。明代,普通百姓不得随意出入这里,更不许老百姓居住。到了清末,朝廷对皇城管制放松,逐渐允许百姓在这一带居住,这里的衙署变为胡同与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