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胡巧说历史”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夏日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濠河两岸,在清澈见底的濠河上有一座简陋的木桥,庄子和惠施两个论敌兼朋友正凭栏而望。水中天光云影徘徊,僚鱼嬉戏追逐。见此情此景,身心俱畅的庄子悠然说道:“僚鱼从容地游出来,这就是鱼的快乐啊!”惠施马上反驳说:“你又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回答道:“你不是我,怎么能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文章插图
据候外庐《中国思想通史》考证,惠施见庄子时已四十八岁,思想上已相当成熟,是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上面这个很富有机锋的辩驳中,庄子思维之敏捷、对答之精确,真叫人赞叹不已。本来,庄子关于鱼游之乐的赞赏,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自言自语的特点,也就根本没有遭到惠施讥讽或驳难的思想准备,那是庄子在暖日和风的安谧氛围里诗人气质的展露。惠施却突然发难,横加诘问,其问题又非常棘手。《中国思想通史》
文章插图
庄子毕竟智慧超人,正是从这突遭棘手的诘问而应答巧妙无懈可击中,表现出智者的胸怀。他以闪电般的机敏发现了惠施否定自己叹赏的前提是:你庄子不是鱼,自然也就不会知道鱼的欢乐。于是庄子便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惠施同样也不是我庄周,自然也就无法知道我是否知晓鱼的欢乐。从濠河木桥上站立著的两位时代哲人的身影中,我们分外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的智慧之美、思维之美和语言之美。
文章插图
在庄子和惠施之间,这类纯智慧的较量、纯思维的争胜并不多见,尽管它因为开启了魏晋名士风流清议的先河,有一种才调风华相胜之美。他们之间,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是针锋相对的哲学思想和人生主张的激烈碰撞。《德充符》里记载,惠施对庄子说:“人本来是没有感情的吗?”庄子说:“是的。”惠施说:“人若没有感情,怎么能称之为人?”庄子说:“道给人以容貌,天给人以形体,怎么不能称为人?”《德充符》
文章插图
惠子固执地问道:“既然称为人,怎么能无情?”庄子说:“你所说的情并不是我所说的情。我所说的无情,是指人不以好恶从内部来伤害自己的身份,经常顺应自然而不求养身。”惠施问:“不养身,怎么能保有其身体?”庄子说:“道给人以容貌,天给人以形体,不要以好恶从内部来伤害自己的身体。现在你把心神都用在追逐外物上,耗费了你的精力,倚在树下吟诵,倚靠着枯萎的梧桐树闭目深思。上天赋予你形体,你却用‘坚白论’来猎取声名!”
文章插图
很明显,在弹精竭虑去苦思胜人机巧的惠施与心如死灰以随顺自然的庄子之间,有一条泾渭分明的鸿沟,由此衍生出名家的矜智持辩与道家的弃智斥辩(但面对惠施,庄子又不能不辩,这又是庄子的悲哀)的区别。庄子与惠施常有激烈的思想交锋,但却并不妨碍二人之间感情的真挚和友情的持久,这是来自于漾梁上的辩论的又一特点。《徐无鬼》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庄子送葬,经过惠施的坟塞,回头对随从的人说:《徐无鬼》
文章插图
那人在他的鼻尖涂上像苍蝇翅膀一样薄的白土点,让匠石把白土点砍掉。匠石运斧如风,一下就砍尽了白土点却丝毫没伤着鼻子,那人站在那里面不改色。宋元君听到此事,召来匠石说:“试为我砍一次看看。”匠石回答说:“我以前为那人砍过。但是,我欢的对象已死去很久了。”
- 庄子: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不一样的人生
- 庄子说:仁是“无爱”,孝是“无亲”,为何儒家宰相称为妙道?
- “哀莫大于心死”,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 庄子人的痛苦太多,往往是因为智慧不够
- 庄子:70岁后,如果不能“痛快而去”,寿则多辱,将让人痛苦
- 我庄子(三)
- 庄子论“剑”: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你是哪一把剑?
- 南北朝“四大美男”之一被看杀,竟是因废寝忘食幽深的玄理学辩论
- 正方辩论稿《无博何专?》——雅礼中学 2009班 吴晨熹
- 先秦时代|庄子:人生,择善而处,择君子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