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张新民:你拍的照片,就是你的镜子( 三 )


你站在这样的土地上,还喋喋不休谈自己那点艺术,我感觉,那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文字和照片都是你表达自己内心的工具。一个经典瞬间可以引起很多联想,图片本身是否艺术,不是我能左右的。拍下这些图片,关键还是想表达什么,想告诉读者什么。
 镜子|张新民:你拍的照片,就是你的镜子
文章插图
 镜子|张新民:你拍的照片,就是你的镜子
文章插图
 镜子|张新民:你拍的照片,就是你的镜子
文章插图
▲ 流坑村始建于公元937年,经历了中国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所有变革,这个中国乡村的荣耀,衰败,转变,更新过程,是中国农业社会史的一个缩影。自我封闭和交通不便,让这个村庄躲过了无数冲击,而被称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一个活标本。直到二十世纪末被外界“发现”,变化加速了。
进城,进城
拍《流坑》,是因为拍摄《包围城市》。到2000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城市户口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早期城市的管理者是把这些人看作是流民在防范的,出门就要带很多证件,否则就会被劳教遣返;其次,你会发现,城市开始向农村下手了,它开始急剧地扩张。
农民仍然在进城,但人数明显少了,而且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第一代农民工,他们进城是想挣钱养农村那个家,每年春节都要回去,像候鸟一样。第二代进来,就不想回去了,或者说回不去了,他们进城就是为了进城。
2000年左右,我结束了这个专题的拍摄,转入整理和编辑。2004年,《包围城市———中国农民向城市的远征》出版。
如果要问在拍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说没有。无论你面对的是谁,他都跟你一样,一样重要,一样有尊严。你们的身份当然会有差别,但如果你们之间想要交流的话,那肯定得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
如果你不跟他们交流,你们之间就没有关系,你拍的东西也跟他们没有关系。1996年拍重庆“棒棒军”,我就住在朝天门码头,一起吃饭一起喝酒,彼此之间非常熟了,那事情就成了。你看我作品中那些人的眼睛,你可以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你和他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拍法,成本实在太高了,需要很多时间,也需要很多精力。拍这类照片的摄影师不可能发大财。现在的纪实摄影作品,大多和拍摄对象保持着足够的距离,色调处理得非常淡,显得很干净,很艺术,形成套路之后,看上去让人联想到艺术沙龙的翻新。
这不光是语境的变化,也是摄影师生存环境的变化,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摄影的话语权,也改变了摄影的评价体系,资本的介入,选择做一个纪实摄影师已经很难维持生计,你得进入艺术圈,让作品变现。
很无奈是吧。
其实,你拍的照片就是一面镜子,你当时的状态、情感、立场、观点和现场反应能力都能从这张照片上看出来。你这种状态是不可复制的,它是你长期积累的瞬间爆发。我过去说过,我们读《老人与海》,我们不只是在读故事,读到的还有作品背后的海明威。
你的生命状态就是你的作品。当然,还有你的运气,就我的体验,运气不会悬在空中,更不会变成数据,它在地上。
 镜子|张新民:你拍的照片,就是你的镜子
文章插图
 镜子|张新民:你拍的照片,就是你的镜子
文章插图
 镜子|张新民:你拍的照片,就是你的镜子
文章插图
▲ 乡村变成了城市,田野变成了高楼。“农村包围城市”,在21世纪出现了相反的格局:城市吞噬农村。为了国家工业化的梦想,中国农民曾经交出土地上的收获,当城市化梦想来临的时候,农民交出的则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张新民下一个拍摄计划是:失去土地的中国农民。
很多人拿张新民和美国的雅各布·里斯对比,认为他是中国版的里斯。这种比对有一定合理性,因为他们镜头瞄准的方向都是城市的贫民阶层,他们都希望能借助自己的镜头去推动社会对这个阶层的关注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