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尚|明清新风尚,为何喜欢收藏镜子?其实藏的是内涵和快乐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受教育人数的膨胀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开始收藏镜子。这些镜子,不仅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还出现在各类文人笔记和交游信件当中,作为文人们彰显自身品味的爱好,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在这一时期,“藏镜”、“鉴镜”开始逐渐流行起来,成为明清文人文化生活中的一个新风尚。
镜子,在我国古代,最初是作为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出现在各类记载当中的。古代的文人,要想在社会上博得一个好名声,首先要讲究“仪容”, 而镜子,正是起着“正衣冠”的作用。《世说新语》里专门开辟过一个叫“容止”的篇章,记录当时的美男子;明代非常著名的首辅张居正,在史书上也以“颀身秀眉目,须长至腹”所著称。
 新风尚|明清新风尚,为何喜欢收藏镜子?其实藏的是内涵和快乐
文章插图
而那些长得不好、仪容不整的人,在仕途上是要遭到歧视的,我们熟悉的捉鬼的“钟馗”,本来是终南山进士,就是因为面相凶恶,所以才一直没有得到当时的皇帝重用,最后郁郁而终,只能活在各类民间传说里的。
除此之外,镜子在民间,还一直有着辟邪的功能。这种用来辟邪的镜子,有个专门的称呼,叫作“轩辕镜”。古人认为镜子可以映照出人眼看不见的魑魅魍魉,起到诸邪回避的作用、这个说法在宋代就已经形成了,到了明清,已经成为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民间习惯。甚至还有人会用镜子来卜卦。《聊斋志异》里专门记载了一则故事,叫“镜听”,讲的就是山东的夫妇用镜子来占卜自己乡试是否能中举。
 新风尚|明清新风尚,为何喜欢收藏镜子?其实藏的是内涵和快乐
文章插图
作为日用品的镜子,可以说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但镜子开始正式成为一种“收藏品”,却是从明清两朝开始的。明代以前,文人们也有“收藏”的风尚,但收藏的东西以书画、玉器等等为主,也有一些爱好广泛的人会收集镜子,比如我们熟悉的苏东坡,就收藏过一面汉代的古镜。
可是他们收藏镜子,是作为“铜器”的一部分来进行赏玩的,不仅数量少,而且也没有专门的分类。
到了明清两代,这种情况就大为改观了。晚明以降,文人藏镜的数量有了一个飞跃式的增长,仅仅各类文献中记载过的,就有数百种之多。藏镜文化发展到清末,甚至还出现了一套专门的谱系和理论,仅道光年间的《藤花亭镜谱》一本书中,就记录了多达127种作为收藏品的镜子。
这一时期,还涌现了大量以“镜影”、“藏镜”为名的专门性著作,如梁上椿的《岩窟藏镜》、徐乃昌的《小檀栾室镜影》,等等等等,明清时代文人对藏镜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新风尚|明清新风尚,为何喜欢收藏镜子?其实藏的是内涵和快乐
文章插图
1.才子藏镜:“携置案头古色浓”
明清藏镜之风的盛行,其中的内涵,和当时以古为尊的社会风气是分不开的。明朝从建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对思想的控制和管理,思想上则完全继承了宋代的程朱理学的观点,讲究道统和纲常。明成祖朱元璋在确定科举取士的标准的时候,明确提出要模仿宋代做文章的方法,到了成化年间,这种模仿已经出现了一种固定的程式,就是我们后来非常熟悉的“八股文”。
到了明中期,开始有一批文人,觉得八股文束缚了自己,为了打破这种束缚,他们顺着“崇古”的思路,把“古”上推到了更久之前,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这个思路有点类似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而铜镜,作为一个藏品,则顺应了这种思想潮流。
 新风尚|明清新风尚,为何喜欢收藏镜子?其实藏的是内涵和快乐
文章插图
首先,作为“铜器”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符合当时文人推崇的“古”的要求;其次,古人在铸镜的时候,往往在铜镜的背后刻有铭文,这些古拙的铭文,让镜子的身上多了一层历史感和文化意蕴,具有考据的价值;最后,铜镜本身造价不高,而且因为本身具有日用品的性质,生产和留存下来的数量都比较多,因此收藏的“门槛”也相对较低。就这样,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铜镜,就成为了当时崇尚”古意“的文人们最喜欢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