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英国人是如何爱上中国艺术品的?

在欧洲近现代历史上 , 中国艺术品对于欧洲人有着奇异的诱惑力 , 所谓的“中国风”对于欧洲的审美趣味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 中国的瓷器、青铜等古代艺术品对于英国更具吸引力 , 这些造型艺术为包括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设计师提供了神秘东方的无限想象 。大英博物馆作为英国博物馆的翘楚 , 更是对中国艺术的收藏极为重视 。下面是APOLLO的一篇介绍英国收藏中国艺术品的文章 , 为中国读者从西方的角度感受中国艺术品的魅力 。同时 , 英国人对于中国珍贵艺术品收藏的历史细节可能更令中国人感慨叹息 。
2018年底 , 大英博物馆重新开放了33号房间 , 现称为中国和南亚约瑟夫·霍顿爵士画廊 , 该展厅经过翻新和重新设计 , 有了新的主题展品 , 其中一些是专门为升级后的空间而购置的 。虽然自1914年开馆以来 , 中国艺术品就一直在这个画廊展出 , 但大英博物馆从18世纪进入博物馆的汉斯·斯隆爵士的收藏开始 , 就一直在收集中国艺术品 。斯隆的几件中国艺术品目前都陈列在大英博物馆的启蒙画廊里 , 其中既有古怪的作品 , 也有更为传统的艺术作品 , 与他收藏的古董不谋而合 。然而 , 大英博物馆的主要中国藏品主要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发展起来的 , 并与那时期中国艺术收藏中一些最著名的名字联系在一起:A.W.弗兰克斯、威廉·克利夫利·亚历山大、奥雷尔·斯坦、珀西瓦尔·大卫、乔治·尤莫尔福普洛斯和约瑟夫·霍顿 , 画廊的主要捐赠者 。一项对大英博物馆收藏家和藏品来源的研究揭示了英国人与中国和中国艺术品交往的迷人历史 , 这种交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 , 反映在博物馆不断变化的陈列策略中 。
文物收藏|英国人是如何爱上中国艺术品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大英博物馆爱德华七世国王画廊早期中国文物展览(图:1977年以前)
中国藏品的基础是由弗兰克斯奠定的 。从1866年到1896年 , 弗兰克斯一直是英国和中世纪文物的保管人 。他为该博物馆购买了大量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文物 , 特别关注陶瓷 , 出版了几本有关这一主题的目录 , 是19世纪英国收藏模式和学术的重要文献 。弗兰克斯不仅为博物馆收藏 , 也为自己收藏 。1866年 , 他成为伦敦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收藏家协会伯灵顿美术俱乐部(BFAC)的创始人之一 。弗兰克斯和南肯辛顿博物馆的创始人约翰·罗宾逊一起 , 鼓励俱乐部成员定期举办展览 , 向国家博物馆捐赠藏品 。其中一个成员是聪明的威廉·亚历山大 , 他是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的赞助人 , 活跃在前拉斐尔派的圈子里——这些艺术家、评论家和设计师在英国收集亚洲艺术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但未被充分研究的作用 。亚历山大的兴趣是这个群体的典型代表 , 他既是画家的赞助人 , 也是亚洲瓷器的收藏家 , 他收藏的作品是中国瓷器 。1920年 , 他的女儿们代表他向大英博物馆捐赠了亚历山大碗 。这是一件非常罕见的宋代帝王级青瓷 , 可以追溯到12世纪初 。
文物收藏|英国人是如何爱上中国艺术品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亚历山大碗(1100-25) , 中国 , 大英博物馆收藏
九年后 , BFAC的另一名成员珀西瓦尔·大卫向博物馆捐赠了另一件重要的中国陶瓷 , 这是明朝早期的道教神龛 , 铭文可追溯到1406年 。当时 , 大卫是一个相对年轻的收藏家 , 他慢慢积累了后来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国陶瓷收藏品之一 。他的藏品于1950年捐赠给伦敦大学 , 现在正在大英博物馆的一个专门画廊展出 。在此之前 , 他一直积极参与伦敦的中国艺术世界的活动——其中包括大英博物馆和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等 , 收藏家团体中的英国艺术交流协会和东方陶瓷协会(OCS , 成立于1921年) , 做过艺术经销商 。从1930年开始 , 大卫还资助了某些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