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觅|得奖的文创作品,为何市场仍然难觅身影?( 二 )


在设计上海展上,来自江苏一家复合家具品牌代理店的负责人陈先生也举了一例:该公司代理的某意大利品牌名师设计的“外星人”榨汁机,造型独特好看,但销量“非常一般”:“用户都说是买回去摆着好看的。因为比起市面上很多榨汁机,这款既不好用效率又低。”
难觅|得奖的文创作品,为何市场仍然难觅身影?】罗维也坦言,设计师最大的能力是“妥协”:“不光是向市场妥协,还包括向生产方妥协。”他回忆,自己曾为某品牌设计过一款特殊造型的杯子,但表面凹痕厂家没办法精准实现,最终改成了印制图案:“设计师当然不愿意改设计,但工艺达不到就是达不到。不要小看供应链,任何一个环节断掉都会阻碍产品落地。”但在手造展上,他询问过好几件自己认为不错的产品,得到的答复都是“只此一件”:“这是手工艺与设计产品的差异。”
不少业内人士建议,设计过程应是“反其道而行”:“先聆听市场需求的声音,根据需求核算成本,了解供应方工艺后按能力设计。”
陈先生表示,国外不少设计类比赛会控制成本,甚至将成本把控本身作为比赛的因素,还将成品直接以限时店等模式进行销售,直面市场。
 难觅|得奖的文创作品,为何市场仍然难觅身影?
文章插图
从“设计师”“手艺人”到成熟的商品还有很长的路(资料图片)
从设计师到市场如何完成产业闭环?
不少文创类比赛的宣传语中,往往有“设计与企业对接”这一项。
然而一些比赛的组织方透露,虽然他们会尽可能多地邀请商家或积极推介,但最终达成合作意向的并不算高。“我们需要参赛的设计师,也需要企业,两边都不敢得罪。”
曾参与组织此类比赛的唐女士透露,参加文创比赛、展览的大多是设计师、专业院校师生、工艺美术师、手工艺制作者等,各自的心态也很不同。有些人参赛是“图名”:“比如某位在微博上有200多万粉丝的‘设计师’,晒出来的都是设计图,几乎没有成品,参加比赛就是为名。获奖一定程度意味着专业认可,生不生产根本无所谓。但比赛方也希望有这样的‘网红’设计师来带动名气。还有些高校师生,也不在乎作品能不能落地,如果能得奖,即便不能成为晋级、求职的决定性因素,起码也是加分项。”
“图名”的不止这样的设计师,还有一些企业。“有些企业愿意赞助比赛,可明里暗里开出的条件就是让自己旗下的设计师作品拿奖,有些作品你一看就知道水准在哪儿。”
“这两年文创概念很火,但对于那些坐拥大IP的博物馆、美术馆来说,‘文创’根本不叫‘开发’,该叫‘选品’。”一家小型美术馆的负责人吐槽:作为销售终端,这些机构根本不需要设计师,只要联系厂家贴上自己机构的IP元素即可。“如果是找知名品牌合作,那就是‘联名’,何苦再花钱买设计师的产品版权?倒是我们这样的小型机构,想要开发文创产品缺少IP;请设计师,销量又撑不起成本。”
因文创商店“出圈”的上海昊美术馆则走了另一条路:美术馆的商店销售的全是已经成名的设计师产品和艺术衍生品,不光美术馆自带店铺,还搞网上拍卖,甚至开出独立商店——他们并不需要通过比赛或合作来开发文创产品。
 难觅|得奖的文创作品,为何市场仍然难觅身影?
文章插图
作用“大IP”的博物馆美术馆有强大的优势(资料图片)
在罗维看来,文创产品现有的销售渠道大多为文创集合店、旅游景点等“毛细销售终端”,作为产业链条上游的设计师无暇顾及,参加比赛和展览仍然是自我推广最高效的渠道。但他也渐渐体会到,触动消费者必须依靠产品本身:“过去我们认为的文创1.0版是简单地为现成产品贴上文化符号;2.0版本则是设计改造使其更美观实用;但3.0版本的文创产品应该优雅地解决消费者需求‘痛点’。”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会发现,赢得比赛并不意味着找到市场。各类比赛也会发现,要把企业纳入评审范畴,提供深度的对接机会。”不少业内人士和消费者依然看好文创产品的未来:“生活需要更多的便利和趣味来点缀。”(作者:简工博 题图来源:新华社(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