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烙画”受到国家重视和推广,大文创研究院寻找此类民间艺人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 , 近名“火笔画”“烫画”等 , 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 。烙画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烙印”文化 , 烙印是用于马匹的标记 。汉代 , 由“烙印”发展出“烙花” , 烙花用于木质器皿的装饰 。之后 , 由“烙花”发展出“烙画” , 烙画是用烧热的烙铁在平整优良的木板、纸、绢等材料上 , 以“烙烫”进行创作图画 , 并可以进行套色烙画 。
据民间传说记载 , 烙画始见于西汉末年 ,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传说那时南阳城里有一个叫李文的烙花工匠 , 是远近闻名的烙花高手 , 无论是尺子、筷子 , 还是手杖、扇坠 , 经他一烙烫 , 各式各样的人物、花鸟、山水、走兽 , 栩栩如生 , 跃然纸上 , 人称烙花王 。
书法字画|“烙画”受到国家重视和推广,大文创研究院寻找此类民间艺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李文为人忠厚 , 心地善良 , 传说当年“王莽撵刘秀”(南阳民间传说) , 李文曾救过刘秀 , 并送了一只烙花葫芦给他作盘缠 , 刘秀不盛感激 , 此后历经千辛万苦 , 也不曾将那只烙花葫芦卖掉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后 , 仍不忘烙花王的救命之恩 , 查访到他后即宣进京 , 赐银千俩 , 加封“烙画王” , 并把南阳烙画列为贡品 , 供宫廷御用 。从此 , 南阳烙画文化便蓬勃发展 , 名扬四海 。
据志书记载 , 光绪三年(1877年) , 擅长绘画的南阳人赵星三在一次吸食鸦片时 , 烟瘾过后 , 顿生画兴 , 以烧红的烟扦代笔在烟杆上信手烙烫作画 , 得一小品 , 喜出望外 , 继而又在其它木玩上施艺 , 均获成功 , 随潜心研究 , 久而久之 , 就琢磨出一整套烙画工艺 。他的烙画作品也逐渐成为达官贵族之间礼尚往来馈赠之佳品 , 一些上品颇受皇亲国戚的青睐 。以后赵星三又收了四个徒弟 , 大徒弟李番之能写会画 , 精通各种花色 , 技艺娴熟 , 专攻人物;二徒弟邱义亭擅长博古;三徒弟杨殿奎专攻花鸟;四徒弟张西凡则独领山水之风骚 。
书法字画|“烙画”受到国家重视和推广,大文创研究院寻找此类民间艺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世纪20年代 , 烙画已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手工行业 , 烙画品也成为南阳颇有名气的民间艺术品而享誉国内 。除南阳外 , 河南、广东、浙江、江苏和安徽等地的烙画艺术也都十分活跃 , 可以说高手辈出 。河南大文创研究院签约的画家吴帆老师就是烙画高手 , 他在宣纸上创作的烙画人物栩栩如生 , 眼眸神态都活灵活现 。
如今 , 国家非常重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和发展工作 ,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 烙花艺人不断继承发扬前人的优秀传统 , 推陈出新 , 改进工艺和工具 , 从而把烙画艺术推上了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
书法字画|“烙画”受到国家重视和推广,大文创研究院寻找此类民间艺人
书法字画|“烙画”受到国家重视和推广,大文创研究院寻找此类民间艺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烙画技艺想要更好的发展 , 推广和宣传也相当重要 , 只有让大众熟知和了解 , 才会有更多的人来学习与传承 。大文创研究院就是一家文化创意兼文化宣传推广的文化类研究机构 , 该研究院致力于各行业文化的研究、普及、宣传、推广 , 推动文化创意领域的发展、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挖掘、产业发展实践及学术交流等 。大文创研究院力争为国家文化建设当好智库 , 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 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尽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