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大数据时代,如何掌握数据安全的主动权?( 三 )
人工智能不仅要有“智”
更要有“德”
2020年的新冠疫情 , 让本已参与在各行各业的AI技术迎来风口 。 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 , 都对人工智能人才求贤若渴 。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提到:顶尖人才缺口大、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体制不够灵活 , 同样限制了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另外 , 他也提到 ,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诞生了63年 , 但是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顶多只有十几岁 。 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基础算法、基础研究的积淀与美国相比 , 仍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
文章插图
龚克:我谈人工智能包括五个要素 , 通常你会看到谈三个要素 , 包括数据、算法、算力 。 但是我认为另外两个要素比较重要 , 分别是应用场景和人才 。 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要具备这五个要素 。 首先 , 因为中国现在的应用面铺得特别开 , 所以我们在应用上应该在全世界是走在前面的 。 但是我们的弱点在什么地方?比如卷积神经网络 。 各国都在卷积神经网络上做了很多的更新 , 结合了具体的应用场景 。 但是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这方面研究 , 仍然是美国人提出来的 , 而且美国人现在在集中解决算法可解释性的问题 , 我预期今后几年可能会提出新的算法或者数学上的更大突破 。 所以在这方面 , 我们现在是相对地走在后面 。
其次 , 现在人才缺失是全球性的难题 。 不仅中国缺 , 美国、日本、欧洲也缺 。 但是中国从人才角度来讲 , 我们缺的是顶尖的、领军的人才 。 因为人工智能是一个跨学科、新的学问 。 它既是计算机科学 , 也是电子科学 , 还要跟机械、生物、化工等紧密结合 。 而中国的教育体制 , 恰恰有比较窄、比较专的专业划分 , 所以目前的教育体制对我们人工智能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
我们现在把人工智能和教育分成了几个部分:第一类 , 是以人工智能为内容的教育 , 培养专业的工程师;第二类 , 是要渗透到所有专业里面的“人工智能+”教育 。 比如说机器人 , 过去是机械专业里面的东西 , 但如今光懂算法是不行的 , 它一定要跟很多力学的原理结合在一起;第三类 , 是通识教育 , 我们未来的公民是智能时代的公民 , 人们对人工智能要有一定的了解 。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育 , 是要保障人工智能具有人类价值观 。
吴小莉:还要把“德”放进去 。
龚克:对 , 那么这个就需要教师了解智能时代的伦理等等知识 , 例如数据的伦理、技术的伦理 。
文章插图
安全与创新 伴生前行
2019年8月 , 一款名为“ZAO”的换脸软件一度爆红于社交网络 。 通过这款软件 , 用户可以“一键”进入明星出演的影视片段 。 但是 , 因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 “ZAO”刷屏社交网络仅几天后,中国工信部就对其涉及的网络数据安全问题开展问询约谈 。
2020年10月1日 , 新版《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 , 针对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方面的要求 , 进行细化并完善 。
文章插图
方滨兴:技术在先 , 安全在后 。 它们是伴生而来的 。 我们每年都说安全方面有很多问题 , 就是因为不断有新技术 , 新技术带来新的安全问题 。 这就好像打扫卫生 , 一个地方老住着人 , 就算天天都有人打扫卫生 , 还有人每天都说卫生不好 , 是因为这里一直住着人 。 所以我们说安全伴生技术:只要出现了一个新技术 , 一定有新安全问题 。 一个新技术在安全领域可能赋能防御 , 也可能赋能攻击 。
高文:人工智能在这点上非常像原子能--用好了是造福社会、造福人类 , 但是如果往坏里用 , 会对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
- 集成硅光传感器时代,「意子信息」想用纳米光子晶体结合MEMS做出了极高精度的光量子传感器
- 「技术」这样的思路,让控制器中按键处理数据的方法变得简单了
- 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大咖谈”:看这场论坛怎么说
- IPsecVPN(数据通信)
- 学大数据是否有前途 如何系统掌握大数据技术
- 分析|用数据量化方法透视不确定性世界
- 微信官方发布国庆假期消费大数据,来瞧瞧你的钱都花到哪了
- 数据|女生从事数据分析岗位会面临哪些压力
- 海云数据:用AI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 面向销售自动化的基于数据扩增和真实图像合成的鲁棒多目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