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妈妈和西城妈妈的共识:看似简答的它,却是孩子最大的绊脚石( 四 )
比如 , 树立VS竖立
树立是建立的意思 , 后面跟抽象的事物(树立榜样)
竖立是把……竖起来 , 后面一般接一些具体的实物(竖立雕像)
再比如 , “不假思索” , 很多孩子都常常写成“不加思索” 。
如果孩子查了字典 , 就会知道“假”是借助的意思 , 不假思索的意思 , 就是用不着思考 。
文章插图
如此一来 , 孩子明白了意思 , 就不会再把“假”写成“加”了 。
②通过查字典 , 了解字、词的用法 。
比较典型的就是“的”“地”“得” 。
- “的”是定语的标志 , 跟在词、词组后面表形容词性——好看的
- “地”是用来修饰后面的谓语的 , 是状语的标志——慢慢地走
- “得”用在动词、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跑得快
文章插图
4. 对于“近义词”
近义词的辨析 , 也是让孩子和家长很头疼的 。 那么 , 怎么学才更有效呢?我的方法是“找不同” 。
让孩子学会在近义词之间 , 迅速找到不同的那个字 , 然后按图索骥 , 根据不同点 , 进行区分 。
①词义上的不同
比如 , 大义VS大意
它们的词义区别就藏在两个词的不同点中 , 也就是“义”和“意” 。
如果翻查字典 , 就会发现“义”最主要的意思是: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意”则为意思 。
所以 , 很容易就可以区分出“大义”(大道理)和“大意”(大概的意思) 。
②程度上的不同
比如 , 惭愧和羞愧
两个词都含有愧疚的含义 , 但区别则在于程度不同 。 惭愧是因为自责而愧疚 , 羞愧是因为羞耻而愧疚 。 羞愧的愧疚程度要高于惭愧 。
5. 对于“成语”
成语的学习 , 可以说是娃的重中之重 , 直接影响阅读和写作 。
因为中国的成语 , 大多来源于典故 , 所以 , 想要真正搞懂成语的含义 , 最好是在学成语的时候 , 也一起学习其背后的典故 。
这也是为什么 , 我特别喜欢买成语故事书的原因 , 也推荐了不少给大家 。 确实 , 在学习成语方面 , 典故有很重要的作用 。
比如“差强人意” , 很多人总觉得它的含义是“不太满意” 。
但事实上 , 这个成语的意思确实“还不错 , 大体让人满意” , 属于中性词 。
很多人觉得怎么会是这个意思?其实 , 如果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 , 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 。
它出自《后汉书·吴汉传》的“吴公差强人意” 。
故事如下:
吴汉是东汉皇帝刘秀的部下 , 帮着刘秀打了不少 。 不过有一次 , 刘秀打仗输了 , 心情不好 , 看到周围的将士也都低着头、毫无斗志 , 唯有吴汉没有泄气 , 依旧在帮着检查兵马 。 刘秀知道后 , 大赞一声“总算还有吴汉让人满意”
文章插图
大语文时代 , 很多家长都想在这个母语学科上更进一步 , 所以 , 总是急匆匆地赶进度 , 不仅要求快 , 还要求难 。
但其实 , 大语文并非是“高精尖” , 我们的小升初、中高考 , 也并非只考最难的知识 。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教学大纲、考试大纲 , 就会发现 , 大语文更多讲求的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学习 , 强调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
因此 , 大语文时代 , 不管是日常学习还是考试 , 对基础的要求不降反升了 。
毕竟 , 不管是古诗、古文、阅读、写作 , 哪一样都离不开字词 , 更离不开对字词的理解力 。
这下大家应该明白了 , 孩子语文成绩上不去 ,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没有提前学这学那 , 而是没有学好字词、没有打牢基础 。
- 妈妈不顾危险用糖果诱孩子下井,只为取遥控器,网友:这是亲妈?
- 妈妈不顾医生劝阻,给宝宝“剃满月头”,半年后孩子发量“感人”
- “两个孩子我真的带不了”二胎妈妈准备工作,婆婆带俩娃太辛苦
- 哄睡半小时,放下一秒醒!妈妈哄睡多做好3件事,宝宝轻松睡过夜
- 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带出来的娃有啥不同?等上幼儿园后,差距明显
- 血型决定孩子智力高低?专家解答:妈妈是这种血型,娃会很聪明
- “女儿剖腹产生子妈妈泪流不止”,戳痛了多少有女儿的母亲
- 孩子上幼儿园家长跟着受折磨?二胎妈妈崩溃:我不想再配合老师了
- “滚开!你个老东西”,5岁孙子指着爷爷骂,妈妈反手就是一巴掌
- 幼儿园老师坦言:全职妈妈带大的孩子,上学后以下优势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