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美国飞虎队后裔定居中国,孙女成央视名嘴,直言加入中国很自豪( 二 )


夫妻俩人在福建协和大学任教 , 分别教授英语和体育课程 。
1948年5月 , 爱华的爸爸穆彼得在福建出生 , 他们一家四口在中国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 但后来因为工作原因又去了中国台湾 , 并断断续续在那里生活了12 年 。
穆蔼仁还在福州的避暑胜地鼓岭购置了一栋快坍塌的别墅 , 准备重新修建用来度假 , 在这栋的别墅上 , 可以看到美丽的闽江 , 而在这里生活 , 是他一辈子的愿望 。
后来 , 穆蔼仁也经常在中国、美国间来回奔波 , 在父亲的影响下 , 穆彼得也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 喜欢中国的一切 。
【右翼|美国飞虎队后裔定居中国,孙女成央视名嘴,直言加入中国很自豪】这一家 , 注定与中国有着剪不断的缘 。
2.
穆彼得在美国读完高中后 , 顺利考入了哈佛大学的东亚学系 , 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汉语专业 , 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 。
他经常缠着父亲讲一些中国的故事 , 然后在同学中间炫耀 , 周围同学都很羡慕他 , 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中国通” 。
父亲一直告诉彼得 , 福州是他们的家 。 但他成年后再也没有来过中国 , \u0007一直是穆彼得心中的一个遗憾 。
1988年 , 穆彼得终于获得了来中国工作的机会 , 他兴奋地跑回家去告诉父亲 , 穆蔼仁只说了一句话:“Go ahead!(去做吧) 。 ”就像当年他的父亲对他说的那样 。
穆彼得带着妻子穆言灵和两个女儿来到了南京 , 在一家印刷厂当外方经理 , 因为工作原因 , 他们一家四口定居在南京 , 他还给两位女儿起了中文名字:穆爱江、穆爱苏 。 (后来改名爱中和爱华)
虽然是第一次来中国 , 但因为大学时学的都是汉语专业 , 所以穆彼得夫妇都对中国文化无比熟悉 。
穆言灵对中国的唢呐尤其感兴趣 , 并认真地学习了一段时间 , 之后只要有机会上台表演 , 她一定大方上台 。
原本一家人打算在中国工作五六年就回美国 , 没想到这一待就是28年 。
身在美国的穆蔼仁十分羡慕儿子、孙女可以生活在中国 , 经常和朋友炫耀爱中和爱华 。
2004年 , 退休在家的穆蔼仁收到了武夷学院的邀请 , 85岁高龄的他义不容辞地答应 , 并在不久后再次来到福建 , 负责教授200多名中国学生英语 。
在武夷学院工作期间 , 穆蔼仁还带领学生创办了武夷学院第一份英文校刊 , 他的负责和认真得到了同学们的尊重和爱戴 。
有相聚就有分离 , 工作期满后 , 穆蔼仁也要返回美国了 。 分别时 , 他向学生许诺 , 明年一定会回来看他们 。
可惜 , 这个承诺永远也没有实现 。
回到美国后 , 穆蔼仁的身体大不如从前 , 因为年纪大 , 病情重 , 他再也没有回到过深爱的中国 。
2005年 , 在弥留之际 , 穆蔼仁还收到过学生的圣诞贺卡 , 他带着对学生的牵挂 , 离开了人世 。
临终之前 , 穆蔼仁希望可以将骨灰埋葬在中国 。
2015年 , 穆蔼仁逝世10周年的时候 , 穆彼得和妻子根据父亲的遗嘱 , 来到了福州鼓岭寻根 , 并将父亲的部分骨灰撒入闽江 , 也算是完成了他的遗愿 。
穆彼得和妻子来福州寻根
但这一家和中国的情愫并没有断 , 而是继续在孙女的身上得以延续 。
3.
爱中和爱华来中国的时候一个9岁 , 一个7岁 。 两人在父母的带领下 , 很快就融入到了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 , 他们开始学习中国文化 , 并爱上了中国的一切 。
姐妹俩不仅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 还报名参加了南京小红花艺术团 , 学习中国戏曲 。
偶然的一次机会 , 电视台的负责人到艺术团招募两名外国学生参加节目 , 老师举荐了姐妹俩 , 这是两人第一次在电视上露面 。
1995年 , 穆彼得一家又从南京搬到了北京 , 姐妹俩又开始学习相声 。
她们曾说过一个名叫《我爱华东》的相声 , 为了配合节目搞笑 , 两人向观众朋友介绍自己的名字时说的是:爱华和爱东 。
外国人说相声确实很稀奇 , 这也成功吸引了中央电视台的注意 , 并邀请姐妹俩参加春晚颁奖礼的录制 , 她们以一首《咱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唱红了大江南北 。
而为了和观众更亲近一些 , 这次演出时 , 姐妹俩再次将名字改为了爱中和爱华\u0007 , 并一直使用 。
到了上大学的时候 , 姐妹二人回到了美国 。 没想到 , 回到美国后的她们 , 反而感觉自己是个老外 。
2002年 , 大学毕业后 , 爱华一直想回到中国 。 于是 , 她就将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 , 父亲同样只说了一句话: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