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5|物超所值!30年400亿美元购买俄罗斯武器,带来国产装备遍地开花( 三 )


国内最终从乌克兰获得伊尔-78大型加油机
最终导致在2007年到2013年这6年间的第三阶段 , 双方军事贸易额飞速下滑 。 国内主要采购项目为84架米-171直升机 , 及400余台AL-31F发动机 , 增加的主要项目 , 就是提供给轰-6K使用的D-30KP2型发动机 , 前后分两批采购240台 , 总价值约7.5亿美元 。 而在这6年之间 , 两国军事贸易额度一般认为不超过50亿美元 , 平均每年只有7亿美元左右 , 其中很大一部分 , 还是之前采购装备的后续维护及设备升级带来的订单 , 总的来说 , 是处于“几乎不买”的状态 。
轰-6K使用来自俄罗斯的发动机
而随着2014年俄罗斯外部局势剧烈变化 , 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 同时以苏-35、S-400为代表的新一代武器装备 , 已经基本成熟 , 因此 , 两国军事贸易合作 , 在2014年进入第四阶段 。 两国先是在2014年末 , 达成了交易5个营S-400防空系统的协议 , 合同价值约30亿美元 , 这也是俄罗斯S-400远程防空系统第一次出口 。 而在2015年初 , 两国又达成了交易24架苏-35战斗机的协议 , 合同价值20亿美元 。
苏-35的引进在当时轰动一时
此外 , 双方还一度达成了 , 引进俄罗斯新一代“拉达”级常规动力潜艇的协议 , 当时俄罗斯相应生产厂家信誓旦旦地对外界表示 , 来自中国的客户已经认购订单 , 但最终由于俄罗斯在常规潜艇领域发展并不顺利 , 提供的装备不能满足中国需求 , 订单最终无疾而终 。 而在苏-35和S-400之外 , 中国除了继续采购一批 AL-31F发动机和D-30KP2发动机之外 , 就是在2019年下订单采购了100架米-171直升机最新型号 , 订单金额约6亿美元 。 应该来说 , 双方第四阶段的合作规模 , 超乎了俄罗斯及国内舆论的预计 。
国内采购的最新型米-171SH
对俄罗斯而言 , 其对S-400及苏-35的出口有强烈的自信心 , 在交付第一批订单之后 , 俄罗斯生产厂家在各种场合均流露了 , 可以继续提供的想法 。 然而 , 国内却始终不为所动 , 尤其是在歼-20隐身战斗机性能成熟并批量生产之后 , 苏-35已经没有继续采购的可能 , 甚至已交付的24架在近年来也逐渐淡出舆论视野 。 而随着国内红旗-9B远程防空系统成熟 , 并出口到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 , 俄罗斯在S-300基础上衍生而来的S-400 , 对中国也逐渐失去了吸引力 。 从今天来看 , 国内在2015年左右采购苏-35和S-400的最重要意义 , 就是在不利情况下作为备份存在 。 而当歼-20和红旗-9B发展顺利 , 性能成熟之后 , 也就失去了继续采购苏-35和S-400的可能 , 使得第四阶段的总金额 , 大概只有约80亿美元 。 因此 , 在双方合作的第四阶段 , 实际上是处于“无法多买”的情况 。
歼-20是中航工业的心血结晶
在2020年之后 , 国内采购卡-52K舰载重型武装直升机的消息 , 在前一段时间广为流传 , 虽然目前没有获得确切消息 , 但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 而事实上 , 重型武装直升机及重型运输直升机 , 也是中航工业在经历10年大发展之后 , 仍然存在明显不足的少见领域 , 而俄罗斯在凭借苏联遗留的技术基础 , 在这两个领域都有丰厚的技术积累 。 如果再结合前几天 , 两国合作研发的AC332AHL重型直升机的消息 , 正式公布在世人面前 , 预示着两国在未来合作的第五阶段主题 , 应该是互惠互利 。
AC332AHL重型直升机是双方合作的未来
【苏-35|物超所值!30年400亿美元购买俄罗斯武器,带来国产装备遍地开花】就目前来说 , 俄罗斯在隐身战斗机、预警机、无人机和大型水面舰艇等领域发展乏力 , 而这恰恰是国内非常擅长的领域 , 以歼-20、空警-500、翼龙二察打无人机、055万吨驱逐舰为代表的先进装备 , 代表了国内在相应领域的实力 。 而俄罗斯在核潜艇、大型轰炸机及重型直升机等领域 , 仍然有技术优势 , 两者在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情况下 , 互相弥补、互相促进 , 无疑拥有着更加广阔 , 也更符合两国利益的未来 。 因此 , AC332AHL重型直升机既是两国合作的起点 , 也是之前旧交易模式的终结 , 代表着两国合作的最新方向 , 更是第五阶段的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