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才能够让自己彻底远离手机
手机作为外挂器官,一会儿不见便心慌慌,可谓是上瘾容易放下难。仅靠意志力很难做到远离手机,那不妨给手机放个假,尝试一下以断网为手段的数字安息日。找个晚上,远离有线和无线网络,关掉闹钟和信息更新的提示,把自己从每天不停打扰你的千万个微小的外部联系中解放出来。在脸书上发一条「离开」的状态。关掉你的无线网络。把手机调成振动,不要放在衣服口袋里,放在桌子上。把平板电脑和游戏机放着充电。把笔记本电脑收进背包,再把包塞进衣橱。
在接下来的24小时,不要上网,不要查看邮箱,不要用任何有屏幕的东西。找出上个月(或去年)你开始看的那本书,看完它,或看本杂志。看看朋友们实际在做的事情,而不是看他们发表的状态。和他们一起做个大餐。找出蜡烛和开瓶器,擦干净,然后用起来。检查你的车,或清洗你的自行车。不管做什么,要让那件事有趣,要投入,这会让你觉得自己是真实世界牢不可分的一部分。
首先,做到这些很难。如果你和我一样,那么你就已经习惯了触手可及的网络,没有网络就好像没有目标,做什么都适得其反,甚至觉得危险。万一有人掉进壕沟里发推特说他需要帮助怎么办?要是错过了这事你会有什么感觉?(不要笑。情况紧急时,大家都知道人们会先发推特,再报警。)万一世界上某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而你没听说怎么办?理智上,你知道这种担忧很荒唐。但如果你这样想,就说明你真的需要休息一下。
第二天晚上,如果你冲到电脑前,觉得显示器发出的暗淡的光就像圣诞夜温馨的家一样美好,别担心,大家都是这样的。
接下来的一周,再次断网。可能这仍会是一个挑战,但会稍微容易一些。
两三次后,你会注意到一些变化。除非你是记者、货币投机客或急救医生,你会发现断网时,你的世界并没有一团糟。收件箱里要么是垃圾邮件,要么是可以不着急回复的东西;我们只是假设所有的信息都是紧急的。真的要找你的人,仍能找到你;在当今世界,飞机大概是唯一可能会让别人真的找不到你的地方。
你可能觉得自己的思维慢了一些,但处于一个好的状态。被工作、个人生活和虚拟分心搅起的认知积淀都开始安定下来,剩下的只有平静。人们通常以为平静是令人恐惧的无聊,必须拿什么东西塞满它,但其实平静一点儿都不坏。这是你的延伸思维在调整的感觉,你的注意力重建的感觉,人类和你身上的高科技部分取得平衡的感觉。
欢迎来到数字安息日。
和许多科技创新一样,数字安息日运动也在硅谷兴起。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安妮·戴伦施耐德和安德里亚·鲍尔一个关于「根据你的价值观,调整你内外部生活和生命的艺术」的课上。戴伦施耐德是心理学家和卫理公会派牧师,主要与非营利组织和神职人员打交道。鲍尔是与硅谷的首席执行官和经理打交道的高管教练。
大家都看过她分享的「工作10小时的人们」,他们活在一连串的邮件和会议中,丧失了回顾和思考的能力。连神职人员都把教会当创业,他们面对着融资、发展新项目、把布道做成PPT(演示文稿),以及发展会众的压力。「我们想上一堂课,帮助人们重连自我。」戴伦施耐德在北达科他州法戈跟我说,她在那儿做临床心理学实习生和牧师。受朱莉亚·卡梅隆「艺术家的时间」启发,她和鲍尔告诉学生断网一天,从工作和无尽的邮件中偷个闲,关掉寻呼机和掌上电脑(他们在2001年教那个班时,这些还是尖端科技),把这一天用来做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事情。
刚开始过数字安息日时很有「挑战性」,戴伦施耐德回忆说,但它们「引发了一些伟大的讨论,诸如:为什么你不能断网,是否真的不可或缺到不能断网的地步,以及就算我们不在线,世界也不会终结」。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失联七日,我试了试在这个时代不上网不用手机七天那天突发奇想,都说不用手机不用网会死,我来试试看到底会不会死。于是,挑好时间段后,我把手机交给了去北京看演唱会的学妹,自己搬进了没有网络的出租房。因为我做这件事除了跟少数几个人说了之外,其他的基本没有说,包括朋友圈都没有发布,所以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我是大四在校生。单身。
七天里我的消息量90+条,其中24个人的消息是需要回复的,其他的没什么。
而这24个人的消息,约莫关于7件事。大部分都不急。有发我工作消息过期的。有发我项目钱的退回了。有说关于转载的。有说帮忙买东西的。也有很久不联系的朋友问我在不在的。等等等。我没有回他们,他们也就没有再管我。
我最高兴的是基友今天给我发微信没有回,第二天他就能感觉到我不对劲。
有且仅有这一个人。
因为七日断联,所以我被迫放弃了一个校志愿者活动。错过了一个六级报名。
而在我第七天晚上拿到手机连上微信后,到睡觉前一直都有人在和我说话,没有任何的停歇。而,从拿到手机的第二天,我的日程已经满到了二十天之后了。
是的,我和这个世界又产生了联系。
以上是我16年9月的一次自我体验项目,叫做断网断手机七天。在此之前我设立过戒手机小组,自己也反复戒了几次手机,一直到今天我才终于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我非常肯定的说,我一点点都不再沉迷手机了。1.想要戒手机就相当于治感冒,没有人说我能一辈子不再感冒,这次感冒结束了,下一年或者某一天还是会再感冒的。换言之,这次你戒了手机,可能过几天又复发,再过几天又得戒掉。这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活,而是不断提高自我抵抗力的过程。2.没有谁是真的戒不了手机的,作为人类,除了依赖水、火、食物这些基本元素之外,没有谁是真的离了一样东西活不下去的。之所以造成一个戒不了的假象,只是因为没把你扔进一个没手机的环境而已。3.戒手机的本质是戒网,上不了网的手机你是不会玩的。而戒网也是可以戒掉的,理由同上。4.网络之所以很难以戒掉,主要由于三方面原因:①便捷生活,如支付宝、滴滴打车、微信等生活工具能最大限度的方便自己、节约时间。②娱乐自己,如微信、微博、等等等能让你看到各种有意思的事情、随时找到人聊。③社会环境,当社会上所有人都在玩手机时,这会成为一种信号,是一种社会行为影响。微信出现了两次是因为便捷生活里是随时能通知对方消息、娱乐自己里是随时能找到人聊天,它不像支付宝、滴滴打车是完全的工具性质,它能让人愉快的刷上两小时朋友圈看戏。在我看来大部分人的使用是更偏向娱乐性质的,真正科学性、理论化的东西看得很少,看得都是家长里短故事会而已。当然那些热衷于各种参加live、各种实际性问题的人很多啦,不是一竿子打死的。不要喷我。5.需要戒手机的人都是过度利用手机“娱乐自己”的人,所以他们才需要戒手机,从来没有一个人说我天天用手机学习,我需要戒手机。6.所以换言之,戒手机的本质是如何找到更好的娱乐自己的方式。
如何找到更好的娱乐自己的方式?很简单,把自己的娱乐建立在现实生活里。1.找个好的自己没什么大事的时间段关机断网三五天,你就会发现:①没什么人找你。②没什么人发现你失踪了。③自己离开了手机也能熬下来,没什么事情。可做可不做,做了会更清晰的看到网络社会上其实人与人的联系比你想象的还要弱。2.改变聊天的方式。①多使用WiFi电话跟陌生人聊天,原本敲字能聊一天的事情,你们两个小时就能说完,还能说得更详细。有小事聊的话,尽可能控制在10分钟/30分钟内。反正我现在是只要超过30分钟的聊天,而我和对方也不是很熟悉,我就要求WiFi电话下次约时间好好聊。当然,此方案不适合你的恋爱对象。其他人没什么好聊的。②老朋友尽可能约线下,没事的时候,大家见个面一起聊聊天,谈谈近况。一是增加感情,二是丰富生活,三是变相戒手机。就是线下的事情太少了,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时间花在线上。3.想想你的爱好是什么,专心培养一门爱好。有没有什么你想学的东西,专心学一样东西。有没有想考的证,到图书馆里面好好自习刷证。4.建立生活习惯。比如什么时候运动、什么时候读书,定成常规。今天只要到时候了,就放下手机或者定个Forest去做事。我早晚会各定两个2小时的Forest,早上是睁开眼睛就定,洗漱看书,晚上是差不多到点了就定,画画码字。去健身房运动的时候,手机会丢在家。5.多旅行。多电影院看电影。学学滑雪。学学溜冰。学学游泳。学学骑马。学学钢琴。多做做这些做了就没办法碰手机的事情,做多了,就成了热爱生活的表现。要是怕自己自制力不够,就找个监督人,少去一次罚款100块,一两次罚款结束后,就自然而然的心疼钱去了。6.不行就交一个同城的男朋友,多约约线下活动,帮忙戒手机。7.戒手机就像是治感冒,会复发,但是不仅抵抗力会增强、快速复原能力也会。8.实在不行,你就反复告诉自己:我对人类没有兴趣。我不想跟人一直聊天,我不想一直刷他们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我只想活在生活里,下一次只要我一关机,肯定有人会立刻发现我出了问题。
有人说玩手机就是为了避开人。看起来好像是怕交际,所以才玩手机,其实不是的。一个人好好学习知识、好好练习爱好、好好在家看个电影、写个文章都是能避开人的,为什么仅仅选择玩手机?——因为手机最容易,最有意思,里面有很多其他人发生的很有意思的事情会分享,很有娱乐性,而这些人又不需要你接触。玩手机绝对不是为了避开人。而是偷懒。偷懒。偷懒。第一个偷懒是想要找娱乐的事情放松放松。第二个偷懒是自己怕人际关系就直接不想参与。第三个偷懒是明明知道这样不对还是沉溺其中。仅此而已。你要是真的讨厌人际,想要避开人,找个小房间,沉溺于写作、画画等等,有玩手机的时间用来做这些事情,没准你会成为一个作家、一个画家,而不是一个要戒手机的人。承认吧。别挣扎。不知道你们感不感兴趣我给自己买了个两米的熊的故事:如何看待给自己买花的女生?-早稻的回答-
■很怀念当初考研的时候,每天早上七点出门,一整天都不带手机,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宿舍才处理一整天的手机业务。那时候,不想发朋友圈,不想淘宝,不想和别人聊天。那时候,任何事情的优先级都没有我的学习计划高。那时候,我不需要依赖任何人,我按部就班过地每一天,看书做题吃饭睡觉。那时候,我玩手机会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而现在的我,好想回到当初。其实不是怀念没有手机的日子,而是怀念当初独立到没有什么能阻挡我的自己。
最近半年一直在想办法找回这个感觉,今天突然顿悟,其实我带着手机只是害怕错过某个重要的人的消息,怕失去和他沟通的timing。然而于我而言重要的这个人,现在已经没有了。我可以慢慢回到当初的感觉了。
■骚年,你必须了解一个事实,包括你我在内的大部分人之所以摆脱不了手机,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因为敌人太强大了!要知道,你手机里的任意一个热门的app,它之所以“好玩”的背后是一大批产品经理和品牌市场推广的努力,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地占用你的时间和流量。就算我身边几个算是事业有成的中年人还时不时在朋友圈转发几句马云语录,也真没必要把玩手机这件事过于妖魔化。倒不是针对楼上的答案,但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刚一看完那些高赞的答案觉得很有道理,佩服他们的自制力,有点赞的冲动。但过一会儿又觉得那些回答其实根本没啥用,自嘲道:“道理我都懂,但如果我有这种毅力和自控力的话,还用得着这么烦恼么?”如果真能像楼上各位答主一样删掉浪费时间的应用,把精力花在看书、学习、社交上,那是最好的。但如果你和我一样整天劝别人“少玩多看书”,自己却戒不掉的话,倒是可以听听我下面这段话——不要和手机正面硬碰,而是告诉自己,既然花费了这么多时间和流量在里面,那最起码要让自己有所学习,有所收获,最让人后悔的事莫过于付出代价后却一无所得。直接以为例,一个政治正确就是“不要欺骗自己玩也是学习”。确实,像、微博这类碎片化阅读,往往会让人感觉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很多资讯,但是,关掉手机电脑,一觉睡醒后,又会发觉自己花了大量时间浏览的资讯都是杂而无用,自己也没能从那些内容中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学习和成长,脱离网络后,生活依然很烂。但我觉得那句“玩不是学习”应该还有下半句:“除非你能从一个信息的消费者转变为输出者”,即自己开始动手写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一边学习一边健全自己的认知。答案没人赞,就反思下是不是自己的某些观念不对或者文笔太差;心里有话却不知如何用文字表达,就看看别人类似的答案,学习下别人是怎么写的;不爽别人随手抖机灵就成百上千赞,那你自己也试一试,说不定就发掘出段子手的天赋;写答案不一定是为了成为什么大V,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能清楚地发现自己某方面的不足,然后通过学习、借鉴、思索和坚持后,你总会得到自己的赞,获得他人的关注。这时你会觉得自己可以开始把手机当成一种工具,与其和睦相处,而不是一种无法摆脱的控制?不不不,我想说的是,到时你会发现——装逼真tm有意思~
- 在平行班,周围的人很吵,很多人都在玩手机,自己也容易受影响。可我也想学习,有啥方法
- 怎样更好的简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呢
- 现在的你,跟小时候想象中的你,吻合吗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吗
- 怎样保持自律,怎样提高脑子的记忆力和思考能力,怎样保持冲劲,怎样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啥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陌生人,能说说你为啥而活吗
- 你是怎样定义自己的
- 北工大通州校区宿舍能自己连运营商的网吗
- 怎样能够养成自律的习惯
- 为啥人类不进化出让自己在学习时分泌多巴胺的机制
- 你认为咋样能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