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样才能考试超常发挥( 四 )


再者老师的态度也很重要!!我在高一高二很痛苦甚至休学,和老师有很大关系。最后在新班级冲文化的70多天,补习数学历史地理,这几个老师对我都很好!(我妈也跟他们打招呼了哈哈哈)数学老师在我哭的时候安慰我不停,历史老师跟我深谈夸我脑子好,地理老师说你看看咱拿到上戏这么好学校的合格证了,我可不能让你因为地理不好而被落下,这多可惜!新班级的班主任也包容,我和他顶他都没说我,虽然也是被我妈劝了哈哈哈哈哈哈但是他们真的非常!负责!对我很好!而且我中考前补习数理化的老师也非常好非常负责!!!我对九年级和高三遇到的帮助我的老师们都非常感激!!!
顶重要的还有自信自信自信!!我知道很多人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现在也经常觉得,但是你可以想想,每个省高中录取率大概都在50%左右,本科率40%左右,加上专升本啥的,也就是说只要你能考上本科,哪怕只是三本,你的学历在全国已经有前25%左右了!!我不是唯学历,也觉得很多人即使不上本科也可以变得非常优秀,但是学历比较高总不会令人不高兴吧!!
所以有时候我觉得我还是有点虎劲,经常是在漫长的焦虑和纠结中痛苦很长一段时间,最后……不管了!!破罐子破摔!!!管他能不能行爱行不行不行拉倒我就是要冲我就爱冲我冲啊啊啊啊啊啊!!!
这个虎劲起码在大考的时候还是非常有效的,但是日常生活中就。。(抹眼泪)
【咋样才能考试超常发挥】想到再补充,不过我估计这个回答大概会沉底啊哈哈哈哈哈哈
■我高三下学期每次月考都能比前一次加20分,最后高考比一模高70多分
但我也有过高三上学期无论怎么考怎么学都上不去,排名卡死在固定区间的时候

不跟你整那些没用的,先谈谈心理暗示
一般来说
有“不”字的心理暗示,是卵用没有的

比如在考前别人叫你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或者你告诉自己不要有这个不要有那个
那结果好不到哪去
因为你看上去是在通过心理暗示减轻自己的负担,其实还是在给自己添堵,能正常发挥就不错了

要我说这两个学期最大的不同
就是在我死活都上不去的时候,考前我想的是
“不要出错”
或者“我要考好”
“我要干这我要干那,考好了就能怎么怎么样,考不好就会怎么怎么样”

而在我越考越好,状态神勇的时候,考前我啥也没想,无所谓(原因在最下面)
但考试的过程中
我会有一种逼自己把我的毕生所学展示给老师看的倾向
这种倾向在高考的时候最明显,所以我考的也最好,不知不觉中干掉了一大票人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不是在考试
而是当出题人问我问题的时候
我在竭尽全力地向出题人展示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这是一种express(表达),一种show(展示)
而不是唯唯诺诺、战战兢兢的你问我答
如果你考前紧张得要死,那你就是这种情况了

“没有关系,我就把最全面的自己展示给你看”
“你爱给我多少分给我多少分无所谓了”
“反正你一定会给我高分的,爱你哟(??3(???c)”


在写作文的时候,我竭尽全力地向他展示我是个五讲四美好青年,但是我讲话也很有逻辑,思维缜密
在写政史地大题地时候,我竭尽全力地向他展示我不仅扣材料非常仔细,绝对不跳过任何一个细节,而且我知识面很宽,会用很多新闻联播里的术语
做各种恶心题的时候,我竭尽全力地展示我是个想得很全面,思路环环相扣很严谨的人,不是那种喜欢跳过文字、图片中隐藏信息的傻狗

我告诉你
和一般的学生绝对不一样
我能想到他们想到的东西
我能写他们写不出来的东西

对,我就是把我的毕生所学摆在你面前展示给你看
我也不想什么不要自我设限,不要有得失心,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因为当你掌握主动权,去把你的所学展示给别人的时候
这些东西自然而然就没有了,不需要你去给自己添堵,去想些条条框框给自己增加负担

当然下面这个也很重要
很多事情其实跟你没什么关系,你要混不出头,你的什么人生啊梦想啊其实狗屁不是,没人关心
你非要去给这种毫无价值的东西赋予什么意义其实是很搞笑的事情
因为你一赋予意义,立什么flag就是给自己添堵,没事找事
脑袋总是胡思乱想,如何控制自己的思考?


还房贷很辛苦,请给我打钱公众号:哎哟不想学习啊(xueshen7799)
微博:幻夜梦屿
你没有任何人脉,你在学校里认识再多人也不会有,醒醒「原创」总结人生没意思,总结学习可有意思太多了「原创」大专狗的期末感悟

■请你给我3分钟的耐心,接下来,我要从科学的角度,教会你,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考试超常发挥。

读高三的时候,隔壁复习班有个女孩子,每次月考都稳坐第一考场的前几名。这是她第三次读高三了,前两次也都是平时成绩名列前茅,高考发挥失利。
我们会摇摇头,然后不痛不痒地丢出一句“心态不好”。
每个人在考场上,都会生出得失心,得失心又衍生出对失败的恐惧,进而影响发挥,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01/
不仅仅是考场,我们平时做事情,一旦需要围绕一个目标,需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检测,就失去了那种松弛、自得的态度,整个人都紧绷起来。
如果你看书时,不为任何功利的目的,只是纯粹地享受阅读体验,那么一切都自然而美好。
你读得顺畅,轻轻松松啃下一本大部头。

突然有一天,你想着,我要从书中得到并且留下一些什么,你想着怎样做笔记、怎样提高阅读速度。你一边读书,一边留出一部分的注意力,反思、质疑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
很难受,事情无法流畅地进行下去了。你进入了跟自己的博弈,在自我对话和对抗中,你没法专注地投入于事情本身。

一旦你有了得失心,并且畏惧自己做得不好,担忧会浪费时间、带来失败的结果,你就迷失了。

/02/
那些非常害怕在考试中犯错的学生,成绩可能真的会更糟糕,原因就是他们感到了焦虑。为什么会这样?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把很大一部分工作记忆容量都浪费在监测自己的表现上了(我做得好不好?我是不是犯错了?),而分配给测验中解答问题的记忆容量则较少。(彼得·布朗《认知天性》)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工作记忆,它是指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个用于暂时存放信息,以及加工信息的记忆系统。

工作记忆相当于一个中间站,它的容量是有限的。我们把所需的信息,从长期记忆中提取出来,在工作记忆中进行存储、加工,处理完毕后,我们得到当下问题的答案。
解决完一个问题,我们才能再进行下一波信息的处理。
例如,完成口算任务2*4*5*6,你首先必须记住2*4等于8这个结果;其次还必须记住8*5等于40,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的计算,这里8和40就存储在工作记忆中。(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它是一种当前工作状态的记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工作记忆能够存储和处理的信息容量越多,意味着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或者说智商越高。提高工作记忆(又名“短时记忆”)容量的方法,是组块化。我曾经写过,见这里:这样背书,记得又快又牢又长久

/03/
现在就好理解多了,既然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那么当你把一部分容量分配给自我监测时,势必会影响你的表现。
《认知天性》讲到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找来一群法国的六年级学生,进行难题测验,那些被教导犯错是学习中正常环节的孩子,对工作记忆的运用要远胜于另一组孩子——前者没有把自己的工作记忆容量,浪费在纠结任务有多难上。

关于这一点,我自己有切身体会。虽然仅是个例,但蛮有参考价值。
我曾经讲过我高三第三次月考的经历,在此之前我总分能考550分的样子。在那次月考之前,我挥霍时日,浑浑噩噩。我特别恐惧,觉得自己会考特别差。会被班主任骂。

万念俱灰之下,我不再给自己设置任何期望了。考试时候做一题是一题,虽然每一题我都觉得自己做错了,但是抱着「反正就这样了」的念头,做完这一题,再做下一题;做下一题时,忘记上一题。
我不管了,我不去想我是不是做错了、是不是会考特别差。然后分数出来,650多。那是我高中生活的分水岭,在那之后,我是优等生了。
——呃,有个前提,我基础不差的,我高中之前基本上一直是全校第一,但是小学和初中是很差的学校,所以其实不算什么。但基础不差,学习能力也不差,高中入校时,是重点班的第30名,中间水平。不过高一高二,直至高三第三次月考前,我脑袋抽风……混日子,是班主任的重点关注对象……呃……

前提是重要,但并没有特别重要。毕竟,在那之前,我成绩一直中等,是真实的。
我们继续。

/04/
说来挺好笑的,我在那次考试之前,每次考场上都慌里慌张的。看到隔壁桌的同学翻页了,我还没做完呢,也要赶紧翻页。考场上遇到不那么熟悉的,先给自己判死刑——我又完了,无法投入于解决问题本身。
呐,工作记忆的分配,这个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我这次莫名其妙的好运。

为了让胖友们更好地理解,我再打两颗栗子:
1\u0026gt;
写文章也是一样,你每写一句,都觉得自己写得很烂,写着这一段,想着把前一段改了。
写不下去,写不出来。
不要去想写得好不好,按照自己思路,写好眼前的这一句,就可以了。
等到一切完成的时候,你再去审视,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2\u0026gt;
如果你在跟人面对面相处时,总想着自己表现得是不是不够好,说的话是不是不合适,那你完了。
你整个人都没法自然了,没法自如地表达自己想说的。
这大概也可以用工作记忆的分配来解释。

/05/
我知道的,你也知道的,我们平时看书、做题、学习、工作,做任何事情,常常喜欢存着犹疑不决的心:
这种方法真的对么?这么做真的没问题么?这条路不是白费功夫么?刚才做得好烂啊……
真正做事的时间,没有监测自己的时间多。

尽管去做吧,别总一步三回头地审视自己的行为。
当你有了对自己给予评判和纠正的心,你就无法正常发挥了,连本应有的水平,都无法达到了。
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想;做完了,再去想。

珍惜你的工作记忆。
考试的时候,做完这一题,再做下一题;做下一题时,忘记上一题。不去想你能考多少分,不去评判刚才那道题你做得有多好或者有多差。
如果你能做到这些,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超常发挥(严谨点说,是正常发挥)。

感谢阅读。
码字不易,费时费心,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还请花1秒钟点个赞。:)
答主:高冷冷(哈工大化学本科丨北大中文硕士丨55万关注)。我有20个万赞干货答案,我的学习类和心理学类干货,获得了130万赞同+310万收藏,在总排名第四,学习型答主排名第一。
小小声告诉你,我的公众号“高冷冷”更值得关注,我给所有(300篇)干货做了便于查找的目录(在菜单栏“隔夜面包”),学霸养成丨心理丨思维丨方法论,数十万人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改变。——我的读者总说要把我藏起来,就是不愿意给我点在看。我好气0.0,只能自己给自己打广告啦。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