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00后正把伪国潮逼到绝路


高铁|00后正把伪国潮逼到绝路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与机动组
作者|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这是国潮最好的时代 , 也是国潮最坏的时代 。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 , 00后群体展现出了旺盛的国潮消费力 。 以笔墨纸砚为例 , 这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风商品”未曾想到会在00后中寻到最多知音——今年双十一00后笔墨纸砚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100% , 某个有着近300年历史的老字号 , 在双十一的单日交易额同比增长近150% 。
00后对国潮的喜好 , 不止于古风商品 。 在某知名3C电商平台 , 00后对国潮手机、耳机、智能手表的交易金额已经达到去年的3倍有余 。 部分国潮联名IP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速近200% 。
00后对国潮的“情有独钟”甚至超过90后 。 在2019年到2020年 , 90后(尤其是95后)被视为国潮消费的主力军 。 当时各大平台习惯性地把1995~2009年出生的群体统称为“Z世代” , 并把Z世代描绘为国潮第一消费主体 。 但从2020年下半年至今 , 这种说法已经被重新调整:各大平台开始把00后而非“Z世代”描述为新的国潮消费关键力量 。
但这场看似“销售狂欢”的国潮风 , 正在变为新的“跟风”陷阱 , 两大“毒瘤”正在蚕食00后的国潮热情 。
首先是同质化 。 以服装为例 , 今年双十一期间 , 衣服上印有“中国”“CH”“China”等文字或元素的品牌服装超过1200种 , 在某电商头部平台“男装排名前100”的品牌中 , 有至少86家都推出了含有上述“国潮元素”的衣服 。
但这种国潮路线 , 真能直接转化为销量么?某品牌旗舰店在双十一期间推出了印有上述元素的连帽上衣 , 但在整个双十一期间销量不足200件 。 某北美知名品牌也推出了印有“China中国”字样的衣服 , 但是在半个月的时间里 , 该款售价不足200元的国风上衣销量未超过1000件 。
另一个让国潮热“陷阱化”的是“国潮与国货混淆误区” 。 一部分品牌 , 误以为自己的国货身份天然可以吃到国潮红利 。 某国货品牌在今年夏天成为“流量C位”后 , 迅速陷入“流量下行区间” , 几乎每一天其直播间粉丝数都在下降 。 公开数据显示 , 在其最近的60场直播中 , 人均贡献销售额仅为1元左右 。
“同质化和国货误区 , 导致一波伪国潮商品大行其道 , 但00后消费者并不买账 。 ”Z世代潮流文化研究者Rocky告诉虎嗅 , 一些做潮流消费、设计的咨询策划公司 , 今年以来都“订单满满” , 但这批策划潮流的人 , 已经开始担心伪国潮带来巨大的消费泡沫——海量的伪国潮产品涌向市场 , 但00后消费者却不愿意去消化 , 最终可能会让一些急躁的品牌去质疑“国潮战略”这件事 , “人们总不会去反思自己的错误 , 他们总觉得错的是世界 。 ”
00后到底要买什么样的国潮?
02年出生的潮玩重度爱好者柳梓瑜对电商平台的首页推荐“兴趣不大” 。 她更愿意提前查阅资料后 , 在电商平台通过“主动寻找”的方式完成购物 。 这并非柳梓瑜一人的消费特点 , 值得玩味的是00后相比于90后、80后已经展现出了更难被“种草”的一面 。
在今年10月 , 曾有某头部电商平台的新消费业务线负责人 , 在小范围交流活动上表示 , 2021年各大平台都在研究00后消费者和“主动搜索”行为之间的关系 。 “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变化 , 可能会引起电商世界的惊涛巨变 。 ”
在一份红杉资本对00后消费洞察的报告中 , 00后的两个行为特点被额外强调:00后更习惯于主动搜索 , 有44%的00后会通过这种方式完成购物;而在“被推荐”环节 , 00后更相信来自朋友同学的建议 , 有超过64%的00后会因此而做出消费抉择 。
而后者 , 在一部分产品经理眼中 , 正是00后第二个明显的趋势:注重“圈层社交” 。 从2018年开始 , 部分即时通讯类APP都针对00后用户加强了圈层社交体验感 。 曾有一位供职于大厂的项目负责人告诉虎嗅 , 对00后而言 , “公域”的社交和信息 , 对其心智的影响力在逐渐下降 。 “00后迫切地需要在某个更垂类、更私域化的圈子中获得认同 。 ”
00后对主动搜索和圈层社交的重视 , 意味着这是一批和以往消费者大相径庭的人 。 以国潮为例 , 在2008年前后 , 由于奥运会影响 , 也曾出现一波国潮热 。 但是当时的年轻消费者(以85后、90后为主)往往先被公域平台的内容种草 , 然后去线下实体店完成购物 。 这也是为何 , 当时的国潮品牌往往会在电视上投放广告 , 并且在一两年的时间内迅速开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