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M50超音速轰炸机:首次达到两马赫飞行速度,为何苏联没有量产?( 二 )


此外 , 设计师在设计这款轰炸机时 , 采用了钛合金材料 。 这种材料的抗压性、抗打击能力十分出色 , 从而有效保证了机身机构的强度 。 当然 , 钛合金在当时属于十分昂贵的材料 。 因此 , 钛合金的使用也使得“M-50”的造价一下子高了很多 。
从动力上看 , “M-50”也显得别具一格 。 它的动力装置是四台D-5涡轮喷气发动机 , 和传统的战斗机不一样 , 两台悬挂在机翼下方靠近机身的位置 , 另外两台则套在翼尖处 。
与此同时 , 作为一架高速轰炸机 , “M-50”配备了四个引擎 , 分别是两台“VD-7”和两台“VD-7F”涡轮发动机 。 引擎的装配位置和动力装置相同 , 分别处在翼下和翼尖 , 设计十分奇特 。
三、“M-50”:名副其实的“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如前所述 , 除了“M-50”之外 , 苏联当时还研制了“图-22”轰炸机(又名 , “眼罩”轰炸机) 。 这款轰炸机图波列夫设计局负责研发 , 于1957成功首飞 。 这款轰炸机取代了苏联此前使用的“图-16”轰炸机 , 能够以超音速有效突破敌军的防空网和空中拦截 。
但严谨地说 , 无论是美国的“盗贼”还是苏联的“眼罩” , 它们都只是超音速战术轰炸机或者是超音速远程轰炸机 , 和“战略轰炸机”仍有一定的差别 。
所谓的“战略轰炸机” , 是指从战争全局出发、能够实现全场战斗的持久型战斗机 。 因此 , “战略轰炸机”需要同时满足航程和起飞重量的要求 。
在这一点上 , 和“盗贼”、“眼罩”相比 , “M-50”具有明显的优势 。
“M-50”的飞行航程最大可超过8000公里 , 最快飞行速度为2马赫 , 起飞重量最大可超过200吨 。 但是“盗贼”和“眼罩”的飞行航程最远不超过5000公里 , 最大的起飞重量也仅有100吨 。
因此 , 从这两个参数来看 , 只有“M-50”是名副其实的“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
四、“M-50”的结局:匆匆退出历史舞台可惜的是 , 尽管设计师们对“M-50”倾注心血、费心设计 , 却没能让它拥有理论上该有的性能 。 在首飞中 , “M-50”最快的飞行速度只有1212千米/小时 , 和预期的飞行速度相差一半 , 根本没有达到超音速轰炸机的飞行标准 。
这是因为在设计“M-50”时 , 设计师没有准确认识到高速飞行的特性 , 从而导致轰炸机的动力布局不合理 。 “M-50”的发动机推力不足 , 所以就无法支持其实现高速飞行 。 因此 , 苏联高层对“M-50”在首飞上的表现十分失望 。
此后 , 为了达到超音速飞行的目标 , 马萨契夫实验机工厂的设计师们对原型号进行了改进 。 他们在“M-50”的基础上增加了航空发动机 , 采用Zubets工厂制造的16-17涡轮发动机 , 这能让飞机获得更大的推力 。 同时 , “M-50”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也有了调整 , 飞机的垂直尾翼上又加上了一双水平翼 , 减小了空气阻力的影响 。
改进后的“M-50”超音速战略轰炸机被命名为“M-52” , 然而 , 这款轰炸机只造了一架 , 并且还没有来得及参加试飞就被闲置了 。
“M-50”作为50年代末60年代初最受瞩目的新式战斗机 , 它本该可以在战场上大展拳脚 , 但其结局却令人唏嘘 。 这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背后 , 除了“M-50”本身的不完美之外 , 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时代原因 。
60年代之后 , 美国将军事发展重心转向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发和航天计划的制定 。 因此 , 为了追赶美国 , 苏联不得不把更多的人力、财力放在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和航天活动的筹备工作上去 。 于是 , 超音速战略轰炸机的研发就被搁置在一旁 , “M-50”也至此走向终结 , 最终不得不成为博物馆中观赏性的存在 。
所谓“时势造英雄”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 但有时候 , “英雄”也可能会被“时势”埋没 。 试想一下 , 如果60年代仍然是轰炸机的“黄金时代” , 如果航天计划和导弹研发没有取而代之 , 那么“M-50”的命运或许就会走向另一个方向了......

【苏联|M50超音速轰炸机:首次达到两马赫飞行速度,为何苏联没有量产?】
文/元气少女QMQ

参考资料:《笨鸟难飞(一)——航空史上的失败传说》 , 风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