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券商系公募研究之二:十年长跑“落单”的长盛基金

“国内首批成立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首批获得全国社保基金管理资格的六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 长盛基金在其官网中如是介绍自己 。 的确 , 作为公募“老十家” , 也是目前券商仍作为最大股东的7位“老十家”之一 ,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长盛基金 , 其一举一动也无时无刻不受到市场关注 。 然而 , “聚光灯”之下的长盛基金近年来却过得并不十分如意:火热的市场行情下 , 管理规模增长缓慢、长期业绩分化明显 , 以及由此导致管理费收入缩水、营收净利持续低迷 , “同级生”中掉队超过十年等 , 无不制约着这位公募“元老”的未来发展 。

规模|券商系公募研究之二:十年长跑“落单”的长盛基金
文章图片
管理规模从“同级生”中掉队
随着近期公募三季报的披露完毕 , 各家基金公司最新一期的管理规模正式出炉 。 据Wind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 , 长盛基金旗下管理规模合计342.42亿元 , 较二季度末的311.7亿元 , 环比增加30.72亿元 , 增幅约为9.85% 。 分类来看 , 在货币基金规模缩水的同时 , 非货币规模增长超40亿元 , 环比提升18.85%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也是自今年二季度总规模新增33.14亿元 , 非货币规模增加39.99亿元后 , 长盛基金年内连续第二次实现规模增长 。 虽然规模的上升值得欣喜 , 但对比当年的“同级生” , 这一表现仍有所不足 , 甚至可以说是难以望其项背 。
数据显示 ,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 , “老十家”中仍存的7家券商系公募中 , 南方基金以7345.29亿元和4210.99亿元的总规模和非货币规模 , 居两项排行的首位 , 相对较低的华安基金的总规模和非货币规模也分别达到了4291.3亿元和2341.53亿元 。 不难看出 , 在这一榜单中 , 长盛基金远远落后 。 若放在全市场65家有规模数据的券商系公募中进行对比 , 以非货币规模为例 , 上述提及的南方基金和华安基金分别排在第4位和第8位 , 长盛基金则排在第38位 。
最初的情况并非如此 。 回望过去 , 1998年至1999年 , 是7家券商系公募的诞生之年 。 成立之初 , 发行产品有限 , 且皆为封闭式基金 , 运作一年之后 , 各家基金公司之间的“成果”难分伯仲 。 公开数据显示 , 截至2000年末 , 7家基金公司中 , 博时基金凭借着5只产品、累计117.41亿元的管理规模占据榜首 , 其余6家机构在成立了2-4只基金的背景下 , 规模从77.36亿元到95.51亿元不等 , 彼时 , 长盛基金以84.61亿元位居第四 。
然而 , 十年之后 , 即2010年末 , 差距开始明显 。 华夏基金以2247.13亿元的规模强势占据7家公司之首 , 同样达到千亿以上的还有博时基金和南方基金 , 其余4家基金公司的规模则徘徊在400亿-800亿元附近 。 其中 , 长盛基金约达412.24亿元 , 落后鹏华基金近150亿元 , 排在末位 。
2015年是A股市场从“狂欢”到“失落”的一年 , 也是部分公募管理规模大发展的一年 。 Wind数据显示 , 截至该年度末 , 除长盛基金外的6家券商系公募悉数进入“千亿俱乐部” , 而同期 , 长盛基金的管理规模仍约为489.52亿元 , 非货币规模约为285.18亿元 。 虽然长盛基金一度在2016年末达到了730.53亿元的历史巅峰 , 但随后再度波动下滑 , 如今“千亿梦”仍然遥遥无期 。
对于近年来规模难以持续增长 , 甚至不涨反跌的原因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联系采访长盛基金 , 但截至发稿收到相关回复 。
营收能力持续承压
长期难以明显增长的管理规模 , 也使得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 在代销成本不断提升的当下 , 长盛基金的管理费收入和营收净利持续承压 。
Wind数据显示 ,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 , 长盛基金实现管理费收入11056.82万元 , 较2019年上半年末的10542.95亿元 , 同比增长4.87% 。 若简单地将半年度数据翻倍作为全年表现 , 则2020年长盛基金的管理费收入或有望达到2.21亿元 , 较2019年小幅提升 , 一改过去三年的颓势 。 数据显示 , 自2017年长盛基金达到近五年管理费收入的相对高点44930.66万元后 , 便持续下降 , 2019年末约为21698.81万元 , 与此前相比缩水5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