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刘伯承与邓小平:战场上的最佳搭档( 三 )


“后来 , 我不时忆起恩来同志和我的这次谈话 。 我常想 , 一个领导干部要同时兼有这两种工作方法 , 的确很不容易 。 但从党的工作、一个领导班子的工作来说 , 却是必须同时具有 , 缺一不可 。 在进行战略决策和解决重大问题时 , 必须有‘举重若轻’的方法和气势 , 才能增强信心 , 当机立断 , 否则就可能迁延不决 , 贻误时机;而在决策以后 , 确定具体战术和具体措施时 , 则必须处处注意‘举轻若重’ , 方能周密细致 , 扎实稳妥 , 否则 , 就可能出现疏漏 , 招致失误 。 能否善于掌握和运用这两种工作方法 , 是衡量我们工作中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 ”
刘伯承的“举轻若重”首先表现在他在制定作战计划和进行作战准备上 。 在对待“作战任务”这个问题上 , 刘伯承指出 , 对于上级交付的任务 , “首先要了解上级首长总的意图 , 了解上级首长给予自己的局部任务对整体任务的作用 , 才能在实际战斗中充分发挥这一作用 , 以保证整体任务的完成” 。 对于给下级的任务 , “要有重心而十分明确” , “必须根据当前具体的实际情况 , 发出适应情况的具体指示” 。 为了使部队准确地了解任务 , 他对发出的每一个战斗命令 , 总是逐字逐句地推敲琢磨 。 他常说:“打仗这玩意 , 可不能马虎 , 一字之差也会死很多同志 , 甚至影响整个战斗的成败 。 ”他还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和范围所及 , 专门规定了基本命令与战斗命令、训令与命令的不同形式 , 以便于各级指挥员分类掌握和使用 。 他反对只凭想当然就投入战斗的草率行为 。 他曾尖锐地指出:“不仔细研究命令 , 不明确下达任务 , 那是犯罪行为 。 ”
邓小平十分赞赏刘伯承的这种作风 。 他说:“伯承对上级命令和指示 , 从未粗枝大叶 , 总是读了又读 , 研究了又研究 , 力求适应自己的工作环境而加以实现 。 在实行中 , 且时时注意检查 , 务使贯彻‘海底’ 。 ‘深入海底’ , 差不多是他日常教育同志们的口语 。 ”
邓小平还说:“伯承善于总结经验 , 把军事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 , 又善于创造性地用理论指导军事实践 。 ”刘伯承几乎每遇大战必做作战总结 。 在他的总结中 , 不仅总结我军自己的作战经验 , 而且善于总结敌人的作战规律 。 他所以能够常常出奇制胜 , 就是因为他对敌人的推理认识十分细致深入 , 故而能够用兵如神 。 七亘村战斗 , 重叠设伏 , 就是抓住了日军的骄横心理 , 以为我军绝不敢再在原地打一仗的一般估计而设计的一场漂亮仗 。 当时 , 刘伯承曾说:“日军对我国的兵法是熟悉的 , 也懂得‘不得遵常’的用兵原则 , 我们要抓住日军迷信教条的心理 , 就在原来地方再次设伏 。 ”著名的神头岭作战的伏击地点 , 是刘伯承亲自勘察决定的 。 该地山梁狭窄崎岖 , 不便于我兵力展开 , 有些同志认为不宜选作伏击战场 。 但是 , 刘伯承分析认为 , 敌人也会认为这里的地形对我不利 , 估计我不会在此设伏 , 而对此地麻痹大意 。 我偏一反常规 , 在敌人认为我不会设伏的地点设伏 , 打击敌人 。 后来实际情况表明 , 刘伯承的反推料敌十分准确 , 敌人果然按照他的安排行动 , 使得神头岭一战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 全军覆没 。
刘伯承的料事如神 , 来自他对每一场战斗的认真细致总结 。 1992年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刘伯承军事文选》共收录刘伯承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论著24篇 , 其中有11篇是关于对敌作战的战术考察或作战总结的文章 , 其余是以刘邓联名方式所作的战术总结 。 战斗总结就更多了 , 几乎每一次较大规模的作战行动都有详细的作战总结和经验介绍 。
据李达回忆 , 在百团大战期间 , “刘师长对所有作战方面的上报资料都看得非常仔细 , 甚至连一个工兵组善于爆破技术的总结 , 他都认真读过 , 并签上他的名字 。 记得他曾经拿几份材料要我看 , 还说:‘你看看 , 敌人在主要铁路上也是兵力不敷 。 落摩寺战斗中就发现了敌人搞的稻草人 , 有的车站上发现了假炮 , 飞机上投下的降落伞也有假的 。 看来 , 敌人的名堂还不少哩 。 这是由于日军战线过长 , 兵力不足 , 无法兼顾 , 形成到处挨打的架势 , 就好比一头野牛在沟里吃草 , 向左伸嘴左边挨一棒 , 向右伸嘴 , 右边挨一棒 。 结果在左右受敌之下 , 只有吃亏 。 ’”对于上报下发的作战总结和战术指导 , 刘伯承总是逐字逐句修改 , 然后很快上报下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