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沪上专家解读《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纲要》( 四 )


通过依法治体、协同治体 , 政府和社会共同提升全民健身的环境 , 促进老百姓天天想健身 。 从个人角度来说 , 将有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地投入健身活动中去 , 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目前 , 上海市民体质水平虽然领先全国 , 但青少年人群的体质优秀率不高 。 2025年 , 上海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比例要达到45%以上 。
构建“处处可健身”的高品质运动空间 , 主要通过三个点来落实:一是布局上的优化 。 上海将摸清布局运动空间存在的短板 , 并增加数量、完善功能、提高质量;二是拓展市民体育活动空间 , 新建小型多样的体育健身设施;三是存量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和使用效率的提升 。
倡导“人人运动、人人健康”的生活方式 , 也有三个抓手 , 即体教融合、体医养融合、体旅融合 。 其中 , 体医养融合更是上海率先提出的做法 。 上海老年人口数量庞大 , 需推动健康关口前移 , 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 , 实现体育健身与养身、医疗、保健、康复、养老等融合发展 , 属于上海特色 。 到2025年 , 上海目标建成100家左右体医养融合的长者运动健康之家 。 目的是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身、康复、养老等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 。
上海体育学院休闲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郑国华谈到 , 对标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 上海在体育人口、体育产业等指标数据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 究其原因 , 大众体育的开展至关重要 。 其一 , 人人参与体育的城市才是真正的体育之城;其二 , 开展大众体育有助于体育产业形成良性循环与自我造血功能 。 市民对体育参与的热情提高了 , 自然会产生对装备、器械和观赛等方面的需求 , 进而刺激体育消费 , 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 其三 , 开展大众体育有助于加强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 特别是上海这种大城市 , 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 , 而身边体育活动的开展 , 无疑为市民融入城市提供了快捷方式 。
让体育成为人民城市的文化符号
在《纲要》中 , “建设全球更具影响力的体育文化中心”是一项重要的建设目标 。 对此 ,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肖焕禹认为:“大到一个国家和民族 , 小到一个企业 , 文化都是不和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进程中 , 发展上海的体育文化 , 提高上海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 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 。 ”
肖焕禹认为 , 要成为全球更具影响力的体育文化中心 , 上海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座城市是由广大市民组成的 , 老百姓的意识、观念决定了城市的文化 , ”肖焕禹说 , 一种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 , 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 只有上海整座城市的普通市民有了主动、自觉的运动意识 , 并把运动作为生活中除了“吃穿住行”外不可或缺的“第五要素” , 体育文化才有了植根的基础 。
上海是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重要城市 , 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海派体育文化 , 在继续发展海派体育文化的同时 , 也要发展中国特色的体育项目 , 比如武术这类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 , 可以为上海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增添魅力 。
肖焕禹提到 , 应注重上海和全球的国际交流和体育文化传播 , 大力发展体育的信息化和智慧化 。 此外 , 发展具有上海文化特色的赛事市场和球迷文化 , 也是上海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助理李林青谈到 , 去过纽约的朋友都会被大街小巷的运动人群吸引 , 这座城市拥有大量四季皆宜的娱乐健身场所 , 如公园、操场、高尔夫球场、河边休闲小道、室内体育竞技场和日常会员俱乐部等 , 其活动包括皮艇、游泳、体操、攀岩、骑马、骑自行车等 。 可以说 , 体育运动塑造着城市的精神风貌 , 也形成了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独特的体育文化 。
“十四五”时期是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 , 也是上海建设人民城市和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关键期 。 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赛事、体育设施、青少年体育、体育改革、体育法治、体育科研、体育人才队伍、体育社会组织、体育文化和信息化、体育对外交流等领域的方方面面 , 与人民城市建设共生互融、相互赋能 。 《纲要》体现了体育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的鲜明特征 。 上海将加快实现从办体育向管体育、从小体育向大体育、从体育向“体育+”的转变 , 让体育成为人民城市重要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