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沪上专家解读《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纲要》( 三 )


《纲要》发展目标指出:到2025年 , 上海“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基本建成 , 体育产业总规模比2020年翻一番” 。 同时 , 《纲要》提到:“充分发挥长三角三省一市各自比较优势 , 共同申办举办顶级国际综合性赛事和国际单项赛事” 。
对此 ,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黄海燕认为 , “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打造 , 始终需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高度 。
黄海燕以2021中国世俱杯为例 , 提出了两种“长三角一体化”办国际大赛的模式:一种是长三角城市携手 , 一起办赛 , 共同组织;还有一种是 , 赛事虽然在一个地方 , 但可以发挥赛事辐射效应 , 在长三角形成联动 。 “比如 , 原定于2021年举办的中国世俱杯 , 开幕式、决赛都在上海进行 , 围绕这个顶级赛事 , 长三角城市可以一起组织境外球迷前往上海、杭州、苏州等地观摩赛事、体育旅游 , 也可以组织长三角足球的群众性赛事 , 共同营造世俱杯的浓郁氛围 。 ”
根据上海市体育局、上海体育学院联合发布《2019年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 , 相关数据显示 , 上海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释放出巨大的产业潜能 , 特别是重大体育赛事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 。 评估报告显示:2019年上海举办的12项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体育赛事共带来30.9亿元的直接消费 , 相关产业拉动效应超过102亿元 。 12项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体育赛事中 , 上海ATP1000大师赛、F1中国大奖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三项赛事直接经济效益的贡献占比超过70% 。 这三项赛事 , 都属于“职业”体育赛事 。
黄海燕认为 , 国际赛事之都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体育产业规模的提升 , 一定是以职业体育赛事为核心 。 “如果上海以伦敦、东京、巴黎和纽约作为对标 , 就需要更多有影响力的职业赛事、国际单项赛事乃至顶级国际综合性赛事的强力支撑 。 ”
上海体育学院休闲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郑国华谈到 , 除了申办世界大型赛事 , 上海要大力发展社区、街头群众赛事 。 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 , 要充分发挥企业、俱乐部、小区物管、高校等社会多元主体的作用 , 群策群力 , 大力开展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 , 构建多种类、多主体、多层次的体育赛事体系 , 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 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 。
营造“健身即时尚”的社会氛围
《纲要》的主要任务把建设人人运动、人人健康的活力之城放在首位 。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曹可强认为 , 上海市民的三大健康指标长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且已连续十多年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 。 在这样的基础上 , 上海率先提出“活力之城”的目标是科学和精准的 。 活力之城 , 将创造人性化的运动环境 , 高品质的运动空间 , 倡导“人人运动、人人健康”的生活方式 。 让体育运动成为市民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营造“健身即时尚”的社会氛围 。
曹可强认为 , 创造人性化的运动环境 , 体现在政府、社会、广大公众将形成合力 , 来落实这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 将体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
从政府角度来说 , 将提供政策上支持 , 如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融合化、智慧化;提供活动上的支持 , 如举办城市业余联赛、市民运动会等大众参与的赛事 , 并形成市、区、街镇三级赛事活动体系;提供服务上的支持 , 如上海全国首创的社区体育服务配送 , 已经覆盖了全市全覆盖;提供途径上的支持 , 如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等等 。
从社会角度来说 , 上海未来将加强体育社会组织 , 尤其是体育健身组织(非正式体育社会组织)的加强和治理 , 比如晨晚练的健身团队、广场舞等等 , 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活力和粘性 , 使体育健身组织更好地服务老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