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味精|又一国产巨头陨落!曾占据43.3%市场,今连年亏损拍卖商标求生


莲花味精|又一国产巨头陨落!曾占据43.3%市场,今连年亏损拍卖商标求生
文章图片
莲花味精|又一国产巨头陨落!曾占据43.3%市场,今连年亏损拍卖商标求生
文章图片
莲花味精|又一国产巨头陨落!曾占据43.3%市场,今连年亏损拍卖商标求生
文章图片
文:夜枭
所谓民以食为天 , 食以安为先 。 食物 ,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 , 而食品安全 , 则涉及到每一个人健康与生命的保障 。 近年来 , 随着多次食品安全问题的爆发 , 加之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 , 老百姓们的需求也从此前的“吃得饱” , 转化为了“吃得好” 。
味精 , 无疑是厨房中最受争议的一种调味料 。 1908年 , 日本人池田菊苗从海带中提取出谷氨酸 , 并发现含有谷氨酸的钠盐鲜味十足;1909年 , 如本开始生产以谷氨酸一钠为主要成分的“味之素”用于调味 ,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味精 。
1921年 , 味精流入中国 , 但直至1988年 , 我国才宣布取消味精的食用限制 , 从而让味精真正走上老百姓的餐桌 , 我国也是迅速成为全球第一大味精生产及销售国 。 不过在此后 , 随着各类味精有害言论的流传 , 出于健康考虑 , 老百姓们也是逐渐放弃味精这一调味剂 。 据统计 , 我国味精消费量已经从2013年的114万吨/年 , 下降至如今的80万吨/年 。
虽然此后经研究表明 , 只要不过量服用 , 味精与其他调味品一样 , 对于人体没有任何危害 。 但即便如此 , 受此前主观因素影响 , 消费者们也是抱着“宁可信其有 , 不可信其无”态度 , 继续放弃味精 , 市场难以回暖 。 而味精企业们 , 也是大受影响 , 破产的破产 , 转型的转型 , 莲花味精便是其中之一 。
1983年 , 莲花味精在河南周口成立 。 随着味精取消食用限制 , 莲花味精发展迅速 , 据统计 , 1983年到1997年这15年间 , 莲花味精年产量从400吨上升至8万吨 , 增长约200倍 , 产值有945万扩增至22.3亿元 , 单厂味精产量居世界第一 , 国内市占率达43.4% , 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味精大王” 。
【莲花味精|又一国产巨头陨落!曾占据43.3%市场,今连年亏损拍卖商标求生】
与此同时 , 莲花味精还是名副其实的暴利企业 。 虽然未经早期是自海带中提取 , 但随着技术的升级 , 提取对象也从还带变为了大米 。 彼时 , 每吨大米的价格为440元 , 而一吨味精的成本约为2000元 , 毛利率基金90% 。 依靠成本优势 , 荷花味精远销欧美、澳洲等地 , 在全球市场也拥有不错的口碑 。
1998年 , 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募集6.8亿元成功上市 , 股票发行简称为“莲花味精” 。 在资本的推动下 , 莲花味精再迎发展高峰 , 时至2000年 , 莲花味精的年产量已经超过10万吨 。
然而 , 成也资本 , 败也资本 , 虽然资本推动了企业的高速发展 , 但也打乱了原本的管理层结构 。 由于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 , 2003年 , 证监会在巡检中发现 , 莲花味精股东违规挪用上市工资资金 , 挪动金额为2.95亿元 , 用于发放工资、税收、投资等项目 , 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 , 企业面临亏损 。 此后 , 虽然勒令莲花味精进行整改 , 但却没能取得任何成效 , 反而还愈演愈烈 。 2004年 , 据莲花味精半年报显示 , 莲花味精股东私占上市公司资金达10.07亿元 。
2006年莲花味精被曝出资不抵债 , 被迫通过售卖资产的方式断臂求生 。 而压倒莲花味精的最后一根稻草 , 还是味精危害论的爆发 。 虽然自身经营大不如前 , 但依靠官方的补贴 , 莲花味精也算是经营有序 , 逐渐恢复昔日活力 。 但随着味精危害论的出现 , 全行业遭受重创 , 莲花味精同样也是如此 。
面对巨额亏损 , 单一的售卖资产已经无法填补窟窿 , 莲花味精走上了最后一条路——卖身 。 2014年 , 莲花味精卖身给了睿康投资 , 并在之后更名为“莲花健康” 。 从此次更名中也不难看出 , 势必要祛除过去“不健康、有害”的标签 , 搭上健康路线 。
但事实却证明 , 睿康投资并非莲花健康的救世主 , 反而再次将莲花健康推入深渊 。 此后几年间 , 睿康投资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多次从莲花健康中套现 , 累计套现金额达2.5亿元 。 而莲花健康的业绩 , 也呈明显下降态势 , 据统计 , 更名后的4年里 , 莲花健康的营收分别为18.53亿元、17.29亿元、17.03亿元、16.55亿元 , 与2011年的巅峰相比 , 下滑超过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