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惯性生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之物|周末读诗( 七 )

今人广为称道咏梅词的是南宋姜夔的《暗香》《疏影》 。 可摘佳句不少 , 比如:“旧时月色 , 算几番照我 , 梅边吹笛?”“等恁时、重觅幽香 , 已入小窗横幅 。 ”然耐心读完整首词 , 除了文字给人以清丽的印象之外 , 兴味意趣却很索然 。 难怪王国维先生很不客气地评这两首名作“格调虽高 , 然无一语道著” , 即没有一句说到点子上 , 并揶揄白石视古人“江边一树垂垂发”等句何如?此处的“古人”指杜甫 。 写得这么有格调 , 为什么没有说到“梅” , 原因很简单 , 就是典故太多 , 表达上太“隔” 。

清照的咏梅虽然没有直接写梅 , 虽然也用了两个典故 , 但没有雾里看花 , 也不给人以用典的感觉 。 她咏的是梅如何微妙地触发了她的乡愁以及孤凄 , 貌似无一语写梅 , 却无不在梅的映照之下 。


拒绝惯性生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之物|周末读诗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弘仁(清)《梅花图》

在路中间有块石头

巴西诗人安德拉德有一首著名的“废话诗” , 题为《在路中间》 , 以下是中国诗人胡续冬的翻译:

在路中间有块石头有块石头在路中间有块石头在路中间有块石头

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件事在我视网膜的脆弱的一生中我永远也忘不了在路中间有块石头有块石头在路中间在路中间有块石头

有的译本将题目另行译作“作为事件的一块石头” , 这样翻译凸显了诗的言说 , 但原题的留白和方位感更引人深思 。 之所以叫“废话诗” , 并不是诗人故意在说废话 , 而是基于一个深刻的诗歌理念 , 即诗开始于语言结束的地方 。 那么“废话”的意思就是废掉了说出的那些话 。

诗人翻来覆去地说“在路中间有块石头” , 你看见了吗?在视网膜被掠夺被轰炸的今天 , 我们还能看见一块石头吗 , 即使它就在路的中间?在五色令人目盲的时代 , 我们还能看见“物”吗 , 还能歌咏出物的存在吗?人和物除了消费关系 , 或是没有关系的关系 , 还有别的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