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九成寿险被碰瓷,揭秘海南代理退保黑色产业链:手续费近五成( 二 )


比如 , 如果一位消费者可能退回的保费为8万元 , 那么代理人抽取的部分可能高达3-4万元 。 部分代理人还会要求支付1000至5000元不等的押金 。
既然要收取高昂的服务费 , 为何还有人愿意找代理公司退保?蔡威向采访人员指出 , “代理退保人”投诉方式方法多样 , 会想方设法帮助想退保的消费者拿到更高的退款额 。
代理退保人员在分析客户的保单后 , 首先会通过怂恿、诱导等方式激起保险消费者不满;再撰写格式化举报、投诉信函寄给当地监管部门 , 或直接拨打保险公司投诉热线 , 要求全额退保 。 甚至通过煽动客户缠诉 , 倒逼保险公司办理全额退保 。
蔡威说 ,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 , 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投诉案件的处理 , 如果再遇上“拉横幅”、“闹企业”等事件 , 更怕引起舆情 。 这些退保代理人正是抓住了保险公司面临舆情和监管的压力 , 精准“狙击” , 让保险公司处于被动状态和弱势地位 。
另外一位省内某寿险从业人员则向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采访人员分析称 , 在国内 , 长期以来 , 消费者对保险没有成熟的认知 , 不乏一些客户购买了不太适合本人自身情况的保险产品 , 加之确实存在一些保险营销员在销售时隐瞒、夸大保险产品信息 , 导致一部分客户产生退保念头 。
有些客户后悔投保 , 但过了犹豫期后正常退保又不甘心只拿到一部分钱 , 于是找到办理“代理退保”组织“帮忙” 。 代理公司在接到退保订单后 , 首先会寻找保险公司存在过错的“证据” , 替客户和保险公司“过招” , 直至保险公司妥协 。
海南市场恶意投诉去年底开始骤增大多数寿险公司受波及
据海南省保险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 从2019年起 , “代理退保”现象就已逐渐波及全国多个省份、一半以上寿险公司 。 据不完全统计 , 过去三年全国寿险公司疑似收到恶意投诉举报1.8万余件 , 涉及保单金额3.4亿元 。
“大概从去年12月开始 , 海南的恶意投诉也突然一下子多起来 。 ”平安人寿海南分公司客户服务部负责人说 。 “疫情后 , 部分客户经济收入受影响 , 保费续缴产生一定的压力 , 给代理退保产业可乘之机 。 ”该负责人称 , 与去年相比 , 海南今年以来“代理退保”呈现爆发态势 , 基本上全省所有寿险公司都遭遇了“恶意投诉” 。 从市县分布看 , 呈现出从海口向三亚、五指山、陵水等城市渗透 , 从大型保险公司向中小型保险公司 , 从寿险向产险、银行等其他金融行业扩散的趋势 。
据海南某保险公司提供给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采访人员的数据 , 2017年、2018年该公司仅受到各1件代理退保相关的恶意投诉 。 今年到9月30日 , 快速飙升至136件 , 相比2019年同期的10件 , 增长1260% 。 曾有保险公司一天内接到十几封投诉信 。
海南市场另外一个主要变化和特征就是退保代理正“由暗转明” , 从零散代理外省团伙业务逐步转向海南本地公司化运作 。 外省团伙业务逐步转向海南本地公司化运作 。 海口也出现从事保险代理的企业 。 据海南保险行业人士透露 , 在国内 , 东莞、深圳的退保代理最为活跃 , 而海南的多数恶意退保都和广东一带有紧密牵连 。 “代理退保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的 , 多数线上揽客 , 线上对接 。 ”海南某寿险公司工作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们去年接到的投诉信多是发自广东 , 比如海南有客户要退保 , 事实上业务代理人很可能不在海南 。 但是今年以来 , 很多投诉来自本地 , 说明海南本地产业链正逐渐形成并日趋成熟 。
谁在设套金字塔式营销逐层分工获益“退保”代理已形成产业链
采访人员进一步调查发现 , 从获取客户信息 , 到怂恿客户投诉、代客投诉 , 再到向监管部门和银行保险机构施压 , 目前恶意投诉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 。
“从案件端深入排查 , 我们发现各地均有专门从事‘代理退保’的组织及人员 , 其运作存在零门槛易复制、零监管难制约、隐蔽性高等特点 , 经过演变发展 , 近期更呈现出‘产业化’、‘专业化’的趋势 。 ”平安人寿海南分公司整理出代理退保产业链总体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