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深粮控股董事长祝俊明

每经采访人员 胡琳 袁园    每经编辑 段炼 宋思艰 廖丹    

专访深粮控股董事长祝俊明
文章图片

公司:
深粮控股(000019 , SZ)

市值:
98.20亿元
(截至10月9日收盘)

核心竞争力:
打造“深粮模式”、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建立“双轮驱动”、“第三届全国粮油优秀科技创新型企业”

机构眼中的公司:
深圳市的“米袋子”、“行业品牌”
专访深粮控股董事长祝俊明
文章图片
10月12日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 , 党中央专门为深圳量身定做了改革图谱 , 这让一直以创新为旋律的深圳再次成为了全国的焦点 。
回望过去 , 深圳的崛起离不开深圳人的开拓与创新 。 1986年 , 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第一次来到深圳 , 彼时 , 他可能想不到 , 33年后他会掌管整个深圳的“粮仓” 。
近日 , 这位深圳“粮仓”的掌门人——祝俊明坐在《每经人物·专访董事长》栏目采访人员面前 , 以深圳市深粮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粮控股”)董事长的角度 , 谈了他对“深圳经验”的理解 , 也谈了粮食企业在迈入信息时代之后的前景 。
“百年深粮” , 听起来很美 , 但如何实现?来看祝俊明的回答 。
专访深粮控股董事长祝俊明
文章图片
深圳之路:坚持问题导向
专访深粮控股董事长祝俊明
文章图片
黑框的眼镜 , 白色的衬衣 , 挺拔舒展的身姿 , 很难想象祝俊明年近花甲 。
谈到“深圳经验” , 祝俊明总是坐直了身子认真地说 , 深圳能成功的关键是无数拓荒者敢闯敢试 , 一次次的探索、实践、反思、前进 , 以勇气和信念闯出一条崭新的路 , 释放着市场的活力 , 推动着市场壮大 。
聊到深圳曾经的故事时 , 他偶尔将眼镜架在额头 , 笑着诉说深圳当年的“莽撞” , 而这种“莽撞”正是深圳这座城市骨子里的敢为人先的精神 。 别人不敢踩的雷 , 敢踩 , 别人不敢打破的框 , 敢打破 。 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气” , 是深圳独有的 。
祝俊明也是在自己“少年气“的时候来到了深圳 。 1986年 , 20岁出头的他第一次到深圳 , 在他的印象里 , 当时到深圳的交通极其不便 , “第一次从广州来深圳的时候 , 我印象中坐了一天 , 从早上坐到晚上 , 坐小巴还要坐船 , 中间要过两次轮渡 。 ”
彼时深圳建市不过短短6、7年 。 1979年1月 , 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撤销宝安县 , 设置深圳市 。 建市当年 , 深圳市常住人口31.41万人 。 而短短几年 , 深圳市常住人口急速增长 , 1987年常住人口就达到105.44万 , 城市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了当时的预期 。
专访深粮控股董事长祝俊明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深圳统计年鉴
人口快速增长 , 带来了需求的快速增长 。
一方面是需求侧倒逼着供应侧体系要改革 , 一方面供求关系、市场体系、价格体系等受到很大冲击 , 尤其是对于每一天都存在刚需的粮食、主要农产品等生活要素的市场影响很大 。
当时深圳在“菜篮子”上探索了以基地保供应的模式 , 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 后来深圳改革加快步伐 , 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企业办市场的“布吉模式” 。 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开业第二年 , 深圳的蔬菜价格比前一年下降17% , 水果价格下降了14% 。 用流通促供应的“布吉模式” , 丰富了特区的农产品供应品种 , 满足了市场需求 , 有力保障了“菜篮子”的供应 。
基本解决了“菜篮子”的供应问题之后 , 如何解决深圳人的“米袋子”需求成了摆在深圳面前更棘手的问题 。 为解决这一问题 , 深圳从行政管理机构向企业化运作改革 , 取消了统筹统销 , 取消了粮食的票证管理 , 放开市场供应 , 比全国早了10年 , 也为后续的粮食流通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 , 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